長劍(longsword,也有long sword或者long-sword)也可稱為一手半劍(hand and a half sword),是一種歐洲劍具,典型特徵是有十字形護手,劍柄夠長,可以雙手持也可單手持的雙刃直劍,一般長度為90至110公分(35至43英寸)[1]。在歐洲出現時間為13-17世紀,最盛行年代為中世紀晚期和文藝復興時期(約1350至1550年)。
Longsword | |
---|---|
類型 | 劍 |
服役記錄 | |
服役期間 | 約公元1350年-1550年 |
基本規格 | |
重量 | 平均1.1—1.8公斤(2.4—4.0英磅) |
長度 | 總計:平均100—130公分(39—51英寸) 劍體:平均90—110公分(35—43英寸) |
寬度 | 4.14—3.1公分(1.63—1.22英寸),至劍刃 |
和變種劍的關係
它和變種劍(Bastard sword)的關係撲朔迷離。Joseph Swetnam說變種劍的長度介於短劍和長劍之間,[2]Randall Cotgrave的定義也差不多,某本字典顯示了épée bâtarde的定義是「一把短的或至少是不夠長的劍」。[3]法語的épée bâtarde和英語的bastard sword起源於15-16世紀,一開始是指所有「非正規的,起源不明的劍」,但有證據表明到了16世紀中期卻開始指所有特別長的劍。[4] 亨利八世組織的「防禦大師」比賽於1540年舉辦時,它把「雙手劍」和「雜種劍」分成兩種武器。[5]儘管還有一些證據可表明雜種劍用來表示比較短的劍,19世紀的文物藏品表明了「雜種劍」毫無岐義地指的是很大的劍。[6]
近代早期德語裡長劍langes schwert和短劍kurzes schwert這兩個詞,據15世紀的手冊表明並不是代表武器,而是代表雙手用劍,還是一手持劍柄一手持劍身(類似於「牙突」)的技巧。直到16世紀晚期langes schwert才是指代的一種劍。當代的長劍("long-sword")一詞是在21世紀隨着古德國流擊劍術復興才出現的,是翻譯自德語langes schwert。[7][8][9]
"一手半劍"一詞出現得晚得多,要到19世紀晚期才出現。[10]指的是既能單手用也能雙手用的劍。在20世紀前半,"雜種劍"經常指的是這種劍,而"長劍"(long sword或long-sword)即使使用過,也都指的是文藝復興到近世時使用的刺劍。[11]
參見
注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