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尾鷸(中國大陸作針尾沙錐)(學名:Gallinago stenura),是鴴形目鷸科的一種鳥類。[2]

Thumb
針尾鷸的頭部和喙
Quick Facts 針尾沙錐, 保護狀況 ...
針尾沙錐
Thumb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鴴形目 Charadriiformes
科: 鷸科 Scolopacidae
屬: 沙錐屬 Gallinago
種:
針尾沙錐 G. stenura
二名法
Gallinago stenura
(Bonaparte, 1830)
Close

分布

它在北俄羅斯繁殖,並遷徙到南亞從巴基斯坦印尼度過非繁殖季節。它是南印度斯里蘭卡以及大部分東南亞最常見的遷徙之一。它偶爾也會出現在澳大利亞西北部和北部,甚至在東非的肯亞也有目擊記錄。

棲地

其繁殖棲地為濕潤的北極和針葉林帶的沼澤和凍原。在非繁殖區域,這些鳥類利用各種濕地,經常與田鷸共棲,但也可能出現在比其親緣物種更乾燥的環境中。牠們會在地面上的隱蔽處築巢。

這些鳥類會在泥土或柔軟的土壤中覓食,通過視覺來探尋或拾取食物。牠們主要吃昆蟲和蚯蚓,但也會吃一些植物材料。

描述

針尾沙錐體重約113克,翼長約126.8毫米,嘴峰長約65.7毫米,喙寬度約5.2毫米,喙厚度約6.9毫米,跗蹠長約30.5毫米,尾長約44毫米。[3]

這種長25-27 公分的鳥類與喙更長、尾更長的田鷸相似。成鳥有短而綠灰色的腿和長直的黑暗喙。身體上部為棕色斑駁,背部有乳白色的條紋。腹部為淺色,帶有條紋的棕黃色胸部和白色腹部。它們的眼睛周圍有一條深色的條紋,上下有淺色的條紋。雌雄鳥相似,未成熟鳥僅在羽色細節上略有不同。

它們的翅膀比田鷸的翅膀尖端更鈍,且缺乏該物種特有的白色翼後緣。較短的尾巴和較平直的飛行軌跡,使得在飛行時與田鷸的區別相對容易。

雄性針尾鷸常常成群展示,發出響亮的重複tcheka歌聲,其中包括漸強的嘶嘶聲和嗡嗡聲,並且在飛行時,會因其像針一樣的外尾羽發出口哨聲,這也是該物種獲得其英語名稱的原因。通常的叫聲是微弱的squik

分布

西伯利亞;越冬於印度至東南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4]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