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仙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2.992606°N 120.198723°E醉仙閣為日治時期位於台南市的一間臺灣料理店,曾是「台南第一的本島人料理店」。其源自福州人唐大漢在1913年開設的醉仙樓分店,1918年唐大漢死後,幾經轉手期間更名為醉仙閣,分店在1921年由高得接手經營,以「醉仙閣」為名繼續營運酒樓生意。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8月12日) |
醉仙閣的店址曾經兩次遷徙,其原先位於永樂町,後於1930年搬移至明治町,於1932年再搬到西門町(恰好位於西門町與末廣町的十字路口)[1]:38 ,為現今中正路與西門路口的四層樓建築。此建築在後來由臺南州商工經濟會使用,在戰後至今由台南市商業會所屬,目前出租予寶島鐘錶經營,建築外牆被廣告布幕所包覆。
醉仙閣實際歇業時間未知,以經營者戶籍資料住址變更推測,可能為1939年7月。[1]:40
最初的經營者唐大漢,為中國福州人,以經營料理店為職業。約1889至1895之間來臺,於鳳山縣衙擔任廚師,後移居到臺南,至竹仔街開設了醉仙樓(本町三丁目),並在1913年承接了外宮後街(今宮後街)的坐花樓,開設醉仙樓分店(永樂町一丁目)。
唐大漢在1918年底過世後幾經易主,醉仙樓生意逐漸轉下,竹仔街的本店約在1924年結束營業,原址由當時的屋主塗然改建為金松旅館。外宮後街的分店,於1921年11月,由高得得手成為店主,於1922年重新開業。[1]:35之後依序交由其長子高金溪、次子高大水[1]:35承接業務[2][3]。
最早於1919年9月的《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中,曾出現「醉仙閣」一名的料理店名,依據報導中所載之店址、電話等資訊推測,應就是指醉仙樓的外宮後街分店。[1]:341921年,由高得成為醉仙閣的店主,高得本業為料理職。醉仙閣的實際經營,由善於交際的長子高金溪負責外部人脈拓展、經營的次子高大水負責內部管理。[1]:41
醉仙閣的生意極佳,臺灣文化協會亦曾在1923年在此舉辦第三屆大會[4]。由於空間逐漸不足,醉仙閣在1930年5月搬至位於明治町三丁目一七二番地,後期的酒樓經營主要是由高大水主責,在1932年7月又遷至了西門町四丁目79番地(今中正路與西門路口),醉仙閣在此時已成為了「台南第一的本島人料理店」[2]。醉仙閣約在1939年結束營業,此建築後來由臺南州商工經濟會使用。
從醉仙閣經營者的人際往來與來往顧客群來看,遍佈臺南上流階層,日本人與臺灣人皆有與高金溪交好者。如日本人堺精一,經營炭材店、太平洋海上火拆保險株式會社代理店,醉仙閣在經營上有日本人作為窗口;臺灣人方面,則有臺灣輕鐵株式會社社長辛西准,曾任臺灣總督府評議員的南社社長黃欣等人,醉仙閣在臺南府城政商關係之間深厚,獲得許多營運上的支持。醉仙閣不單單是一個吃飯聚會的場所,更是臺南特定階層者的集會、交流空間。對詩社文人而言,提供一個文化場域,對仕紳、文人或商業團體,提供開會、應酬的公共空間。[1] :40-51
同期臺南市酒樓有料理、酒水以及藝旦陪席等營業項目,醉仙閣亦有提供前述服務。醉仙閣在料理方面的變化,依據報章上的廣告窺知,在1922至1927年以中國料理為主,在1930年改以「臺灣料理」為其營運特色。至1932年改以中國御料理做為宣傳,不過該年的《臺南商工人名錄》仍將其記錄為臺灣料理。
臺灣料理一詞,源於日本時代區分料理日本料理而名,大概至1920年代後,逐漸成形為一精緻料理文化。[1]:63-64日本時代的料理類型有三大類,除前述日本料理、臺灣料理外,還有西洋料理。當時的宴席料理,普遍菜式數量為十至二十道,包含甜品,以偶數為單位。從醉先閣所留存一份菜單來看,所提供的臺灣料理有桔汁土魠、生炸花枝、金餃蝦餅、炊爛肝臟、三絲魚棘、鴨卵伊麵、雪白木耳、清燉全雞、八寶料鴨、松茸鮑魚、骨髓口毛、如薏清蝦、豆沙酥餃、杏仁豆腐。[1]:65-66
日治時期台南市的料理店: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