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郭秋生(1904年2月8日—1980年8月19日)[1][2],本籍台灣台北新莊,作家,筆名秋生、芥舟、街頭寫真師、TP生、KS等。他是台灣話文運動的支持者。
郭秋生畢業自中國廈門的集美中學,後就職於江山樓。因在職場與文人接觸,頗具文采。1930年台灣文藝協會成立,郭秋生出任幹事長。1931年7月7日起,他在《台灣新聞》為文支持黃石輝的台話文運動。他以兩萬餘字《建設台灣白話文一提案》的這篇文章,明白表示以漢字為主架構,於日語文學和官話文學之外,將台灣話文字化,主要為漢字化。以啟蒙無產大眾,並凝聚台灣民族意識。另外,在此篇文章中,也主張若漢字無法周延顯示多音節台灣話,則在有音無字情況下另造新字,除此,還主張台灣話文改造、言文一致、統一讀音等實行方法。[3]
之後,郭秋生創辦《南音》,並在雜誌內開闢專欄,以漢文直譯書寫台灣歌謠的嘗試,來實踐台灣話文字化的努力。不過,隨後因為台灣總督府實行皇民化政策、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等因素,該台灣話文運動被迫停止。戰後,因政治氣氛因素,他也不再提筆寫作,從而經商。
郭秋生除了嘗試台話文書寫作外,其他作品亦頗為通俗,計有隨筆《社會寫真》、《街頭寫真》,短篇小說《跳加冠》、《貓兒》、《鬼》、《王都鄉》等。
使用「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查詢,到2011年10月3日為止,以郭秋生及其作品、文學理念等為研究重點的論文有:
使用「台灣文史哲論文集論文篇目索引系統」查詢,到2011年10月8日為止,已知的有:
使用「台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查詢,到2011年10月8日為止,已知的有:
使用「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查詢,到2011年10月8日為止,還沒有一本以郭秋生及其作品為研究對象的專書出版。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