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協議(英語:communication protocol,也稱傳輸協議)在電信領域中指的是:在任何物理介質中允許兩個或多個在通訊系統中的終端之間傳播信息的系統標準,也是指計算機通信或網路設備的共同語言。[1]通信協議定義了通信中的語法學、語義學和同步規則以及可能存在的錯誤檢測與糾正。通信協議在硬件、軟件或兩者之間皆可實現。[2]
為了交換大量信息,通信系統使用通用格式(協議)。每條信息都有明確的意義使得預定位置給予響應,並獨立實現回應指定的行為,通信協議須參與實體都同意才能生效。[3]為了達成一致,協議必須要有技術標準。編程語言在計算方面也應有相應標準,所以在這個方面可以用編程語言做類比:「編程語言是為了模式化的計算,而傳輸協議為了更暢通的交流。」[4]
多類別協議構建了單個傳輸的不同方面,包括同時進行的協議模塊,和在軟件上實現時的協議棧。
網絡傳輸協議(Internet communication protocol)是互聯網工程任務組 (IETF)制定的。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負責有線無線傳輸, 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負責其他類別。ITU-T 負責電信通訊傳輸以及公共交換電話網 (PSTN)的格式。 在公共交換電話網與網絡技術融合的今天,形勢驅使着通信標準進一步的合併收斂。
其他名稱
通訊協議又稱通信規程,是指通信雙方對數據傳送控制的一種約定。約定中包括對數據格式,同步方式,傳送速度,傳送步驟,檢糾錯方式以及控制字符定義等問題做出統一規定,通信雙方必須共同遵守,它也叫做鏈路控制規程。
協議列表
以下為各種網絡傳輸協議列表:
- ARP(地址解析協議)
- CAN(CANbus)
- EGP(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
- MLD(多播監聽發現協議/Multicast Listener Discovery)
- TCP(傳輸控制協議)
- TFTP(小型檔案傳輸協定/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
- Telnet
- TransferJet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