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遼寧傳媒學院(英語:Liaoning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縮寫:LNCU),簡稱遼傳,始建於1991年,2014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升格為遼寧傳媒學院。學校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省會瀋陽市,是中國東北地區唯一一所獨立設置的、主要培養傳媒類應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2]
遼寧傳媒學院 | |
---|---|
Liaoning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 |
老校名 | (1991年)遼寧歐美藝術專修學院 (2005年)遼寧美術職業學院 |
校訓 | 志存高遠 德能日進[1] |
創辦時間 | 1991年 |
學校標識碼 | 4121013957 |
學校類型 | 民辦普通本科高校 |
黨委書記 | 付亮 |
校長 | 宋吉鑫 |
副校長 | 宋喜仁 王東輝 徐穎 李偉 李剛 |
學生人數 | 1萬1千餘人 |
校址 | 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瀋陽市瀋北新區 (南校區)瀋北路30號41°55′29.10″N 123°24′55.90″E (北校區)道義北大街168號41°57′54.30″N 123°22′29.00″E |
總面積 | 占地面積87萬平方米 建築面積41萬平方米[2] |
代表色 | 遼傳紅 |
郵遞區號 | 110136 |
電話號碼 | +86 (0)24 89745555 |
網站 | (中文)https://www.lncu.cn/ (英文)https://en.lncu.cn/ |
學校是遼寧省應用型大學建設試點高校,遼寧省文化產業校企聯盟理事長單位,榮獲黃炎培「優秀學校獎」;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多次被評為遼寧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先進單位。學校以傳媒類專業為主,文學類、藝術類、管理類、工科類多學科交叉滲透、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以傳媒創意為核心,以傳媒藝術和傳媒技術為兩翼的特色辦學體系。學校下設11個二級學院,四大學科門類, 44個專業,形成了特色鮮明的4大專業群,是一所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傳媒大學。
學校成立於1991年。2005年,經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遼寧美術職業學院,學校已培養出數萬名藝術類專業學子,服務遼寧社會經濟發展。2014年,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正式升格為遼寧傳媒學院,成為東北地區唯一一所獨立設置的傳媒類本科大學。2016年,設置了五個教學系、四大教學部的教學格局。2017年,遼寧傳媒學院獲批,擁有招收留學生資格。[3]2019年,遼寧傳媒學院組建11個二級學院,建立現代化大學管理體制,為建設成為高水平傳媒大學奠定堅實基礎。[4]
遼寧傳媒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萬1千餘人。擁有南、北兩個校區,占地面積8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1萬平方米。是一所建築恢弘大氣、環境優雅宜人、教學功能完備、生活布局合理的現代化花園式大學。建有400米標準跑道體育場2個,座位總數9000餘個;體育館2座,建築總面積2.2萬平方米,座位總數4500餘個;圖書館2座,建築總面積2.82萬平方米,閱覽座位總數2500個,館藏紙質圖書110餘萬冊,中文鏡像電子圖書27萬種,電子圖書135萬種,並配有中國知網、讀秀學術搜索等多種數據庫資源,引進電子書瀑布流,報刊閱讀機、朗讀亭、交互一體機等大量自動化設備設施,實現智慧化功能。遼傳連續8年被評為「遼寧省平安校園」,兩座食堂被食品藥品監督局評為瀋陽市A級食堂。
遼寧傳媒學院全力推進數字化、信息化校園建設,建有智慧教室60餘間、計算機渲染工作站20餘間以及設施國際一流的省級衛視台實景演播廳、虛擬演播廳、融媒體中心、蘋果工作站、放映廳等各類現代化的實踐場所73個,建有功能多樣、設施設備一流、能容納1000餘人的大型實驗劇場。遼傳持續加大設備投入力度,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5900餘萬元,生均5700餘元。一流的軟硬件設備設施,為學生成功實現夢想提供強有力支撐。[2]
遼傳積極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逐步建成了一支職稱結構合理、學歷層次較高、教學科研能力較強的高素質、高水平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近800人,其中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省部級專家、省級教學名師等各類高層次人才30餘人,高級職稱教師占比35.1%,碩士學位以上教師占比74.2%。[2]
遼傳牢固樹立「區域性、應用型、以傳媒藝術類為主的多科性本科院校」的辦學類型定位,大力開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與200餘家國內外知名企事業單位開展了校企合作,是遼寧省文化產業校企聯盟理事長單位,遼寧省向應用型轉變試點高校。學校設立11個二級學院(部),面向文化傳媒、廣播影視、藝術設計、信息傳播等領域,開設36個本科專業。[2][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