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齶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軟齶音(英語:Velar consonant、又稱軟齶輔音,古漢語稱為:牙音)是按發音部位分類的一類輔音。發音時,舌面後部接近軟齶。一些軟齶化的輔音在國際音標中還可以用⟨ˠ⟩表示(就是上標的濁軟齶擦音符號⟨ɣ⟩)。
軟齶化 | |
---|---|
◌ˠ | |
IPA編號 | 422 |
編碼 | |
HTML碼(十進制) | ˠ |
Unicode碼(十六進制) | U+02E0 |
軟齶化或咽化 | |
---|---|
◌̴ | |
編碼 | |
HTML碼(十進制) | ̴ |
Unicode碼(十六進制) | U+0334 |
「軟齶音」是按被動發音部位分類的說法,按主動發音部位分類則稱為「舌面後音」。參見舌根音。

中古漢語的軟齶音
軟齶音在IPA上的表示
國際音標 (圖像) |
國際音標 | 特徵 | 例子 | |||
---|---|---|---|---|---|---|
語種 | 詞語 | 國際音標 | 意思 | |||
![]() |
ŋ | 軟齶鼻音 | 漢語(四川話) | 我(ngo3) | /ŋo˥˧/ | 我 |
![]() |
k | 清軟齶塞音 | 漢語 | 哥(gē) | /kɤ˥/ | 哥 |
![]() |
ɡ | 濁軟齶塞音 | 英語 | good | /ɡʊd/ | 好 |
![]() |
x | 清軟齶擦音 | 漢語 | 哈(hā) | /xä˥/ | 哈 |
![]() |
ɣ | 濁軟齶擦音 | 漢語(雙峰話) | 寒 | /ɣæ̃˨˧/ | 寒 |
![]() |
ʍ | 清圓唇軟齶近音 | 美式英語 | which | /ʍɪtʃ/ | 哪一個 |
![]() |
ɰ | 軟齶近音 | 朝鮮語 | 주의 | /tɕuɰi/(南) /tsuɰi/(北) |
主義 |
![]() |
ʟ | 軟齶邊音 | 瓦幾語 | aʟaʟe | 眩暈 | |
![]() |
w | 濁圓唇軟齶近音 | 漢語 | 窩(wō) | /wɔ˥/ | 窩 |
kʼ | 軟齶擠喉音 | 阿其語 | кIан | /kʼan/ | 底端 | |
ɠ | 濁軟齶內爆音 | 信德語 | g̈əro/ڳرو | /ɠəro/ | 重 | |
ʞ | 軟齶搭嘴音 | (用於副語言) |
參考文獻
- Ladefoged, Peter; Ian Maddieson (1996). The Sound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Oxford: Blackwell. ISBN 0-631-19814-8.
參閱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