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與芮(1208年9月21日—1287年3月30日),字仲亨,宋理宗趙昀之弟,受封為嗣榮王、福王。他是宋度宗的生父,南宋三幼主(宋恭帝、宋端宗及宋少帝)的爺爺。
生平
趙與芮本不是皇子,而只是宋寧宗的遠房堂侄。他是宋太祖趙匡胤次子趙德昭的九世孫,由於先前宋室帝位並非由趙德昭一脈繼承,至趙與芮父親趙希瓐這一代,與皇室血緣十分疏遠。趙希瓐在生時並沒有任何封爵,只當過小官,生活與平民無異,趙與芮也因此在平民家庭出生及成長。趙與芮五歲時,父趙希瓐逝世,母親全氏帶他及兄趙與莒(即後來的宋理宗)返回娘家,三母子在全氏在紹興當保長的兄長家寄居,一直到趙與芮十四歲。
宋寧宗因八名親生子皆幼年夭折,故立其族姪沂王趙竑為太子,沂王王位於是懸空。寧宗命宰相史彌遠找尋品行端正的宗室繼承沂王王位,而史彌遠將此任務交給其幕僚余天錫。余天錫回鄉應考科舉,途經紹興遇着大雨,在全保長家中避雨,於是認識了趙與莒與趙與芮兄弟。余天錫得知他們為趙氏宗族,也覺得兄弟二人行為得體,認為是繼承沂王的合適人選,故向史彌遠推薦。史彌遠接兩兄弟往臨安親自考量,也認為兄長趙與莒為繼承沂王的合適人選,故於嘉定十四年(1221年)將趙與莒選入宮內,賜名貴誠,繼承沂王王位。趙竑一向不滿史彌遠專權,聲言繼位後立即要貶抑史彌遠,史彌遠有意另立新君。嘉定十七年(1224年)宋寧宗駕崩,史彌遠聯同楊皇后假傳寧宗遺詔,廢太子趙竑為濟王,立趙與芮兄長沂王趙貴誠為新帝,是為宋理宗。理宗登基為帝後,追封已故的生父趙希瓐為榮王,封趙與芮為嗣榮王、後進封福王。由於趙與芮與兄長理宗一同來自民間,故兩兄弟關係十分密切。理宗的子女不多,兩名兒子皆在幼年夭折,故須要在宗室中尋找繼任人,由於理宗與榮王趙與芮感情深厚,有意讓他的兒子趙禥繼承帝位,故在之後收養其子,並立為太子。景定五年(1264年),兒子趙禥在兄長理宗駕崩後繼位,是為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度宗駕崩,趙與芮孫(度宗子)趙㬎繼位,是為宋恭帝。
德祐二年(1276年),臨安城被元軍攻克,太皇太后謝道清、太后全氏和其孫宋恭帝被元朝政府北遷至元大都,趙與芮、黃定喜夫婦同行[3]。趙與芮為宋室中輩份最高,主動將其財產獻給元政府,因此被擄至大都的宋宗室皆被善待。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授宋福王趙與芮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大司農、平原郡公[4]。元朝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閏二月丙子,趙與芮薨逝,享壽八十,由兒子趙孟桂襲封平原郡公[5]。
家庭
註釋與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