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趙席聘(1878年—1957年)字國珍,直隷省保定府清苑縣(今河北省保定市區趙莊村)人,中華民國軍事將領。[1][2][3]馮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4]
趙席聘是馮玉祥手下的劉郁芬的姑表兄。[1][2][3]幼年趙席聘在本村上小學。清朝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入袁世凱的武衛右軍,不久升哨官。光緒二十八年五月(1902年),入保定北洋陸軍行營將弁學堂,光緒二十九年(1903)春畢業後,回武衛右軍任副隊官(馮玉祥任隊官)。宣統二年(1910年),任陸軍第二十鎮第四十協第八十標連長。[3]
中華民國成立之後,趙席聘任第十六混成旅營長。1918年起,歷任團長、西北軍騎兵第八旅少將旅長。[3] 1925年12月16日,趙席聘接替王學伊出任甘肅省警務處處長兼甘肅省會警察廳廳長,後來被丁振中接替。[5][6]
1926年6月中下旬,丁振國、吉鴻昌部先後到達蘭州,劉郁芬命令全線反擊,命寧夏馬鴻賓、馬鴻逵部南下固原,襲擊張兆鉀的側後方,威脅平涼;同時解除了皖系吳桐仁的肅州鎮守使職務,調河州鎮守使裴建准接任;任命甘肅省警務處處長趙席聘為河州鎮守使,以防備甘邊寧海鎮守使馬麒和涼州鎮守使馬廷勷攻擊國民軍的側後方。[7]
1927年,趙席聘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第17師師長。1928年(民國17年)10月,任甘肅省政府委員。[1][2]他還曾代理甘肅省主席。[3]1929年,隨着裁軍,趙席聘改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暫編騎兵第8旅旅長。[1][2]1930年5月,任馮玉祥部第十八路軍中將總指揮,後來出任第十三軍中將軍長、西安城防司令,參加中原大戰。中原大戰後,馮玉祥下野,趙席聘也離職閒居。[3]1931年(民國20年)8月去職。[1][2]
趙席聘作為軍人十分勇猛,但政治能力不高。在擔任河州鎮守使期間,對當地回族的統治較為嚴酷。他還對回族將領馬仲英的父親處刑,導致馬仲英發動第四次河湟事變。[1][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