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赵元佐

趙元佐(965年—1027年),本名趙德崇,字惟吉,宋朝宗室,宋太宗趙光義長子,宋真宗趙恆同母兄,母為元德皇后李氏。

Thumb
趙元佐

年少時聰明機警,身形舉止與宋太宗相似,甚得宋太宗喜愛。十三歲時,跟隨著到近郊狩獵,前方有一隻兔子,宋太宗叫趙元佐射看看,結果一發而中,契丹使節在旁邊看到,十分訝異。早年隨父親出征太原幽州地。太平興國年間,出居內東門別第,拜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衛王,赴上中書。後徙居東宮,改賜今名,加檢校太尉,進封楚王[1]

太平興國七年(982年),秦王趙廷美被貶至涪陵,趙元佐試圖拯救,後趙廷美死,趙元佐發瘋,並傷及旁人。雍熙二年,重陽節太宗大宴,唯獨不召他參加,於是發怒焚燒宮廷。後被廢為庶人[2]。趙光義三子宋真宗趙恆即位後,念及兄情,恢復其爵位。天聖五年(1027年),趙元佐駕薨,贈河中、鳳翔牧,追封齊王,諡號恭憲。後改封潞王,又改魏王宋徽宗時改封漢王[3]

妻妾

  • 楚國夫人馮氏(964-996),中書令馮繼業的幼女。生於干德三年,孝承父母,仁接姻親,至道二年十月二十七日薨於王邸,享年三十二。
  • 繼夫人王氏

子孫

趙元佐有趙允升趙允言趙允成三個兒子。

因他被廢,他的子孫在靖康之變中未被金人俘虜北上,可謂因禍得福。南宋名臣趙汝愚是趙元佐的七世孫。

  • 漢恭憲王趙元佐
    • 漢懿恭王趙允升
      • 漢東侯趙宗楷
        • 建國懿恭公趙仲晊
          • 西頭供奉官趙士許
            • 申國公趙不韋
      • 趙宗旦
      • 趙宗惠
      • 趙宗悌
    • 趙允言
      • 趙宗望
      • 趙宗說
      • 趙宗立
    • 趙允成
      • 趙宗顏
      • 趙宗頡
      • 新平恭靖郡王趙宗保(入嗣趙元僖為孫)
        • 安德軍純僖節度使趙仲恕
          • 燕國公趙士盉
            • 忠訓郎趙不愆
              • 趙善元
      • 趙宗訥
      • 趙宗鼎
      • 趙宗嚴
      • 趙宗魯
      • 趙宗儒
      • 趙宗奭
    • 平恩縣主,景德二年六月卒
    • 隆安縣主,景德三年六月卒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