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貧鈾彈(英語:Depleted uranium ammunition)又稱貧化鈾彈、衰變鈾彈或耗弱鈾彈,是指彈體使用提煉出鈾-235這類高放射性物質時留下的殘餘材料為主原料的合金所製成的彈頭。貧化鈾彈因撞擊和燃燒所產生的貧化鈾氣溶膠和粉末可能會擴散到自然環境中,而貧化鈾具有化學毒性及放射性,進而污染撞擊地點周圍的大片區域,所以使用貧化鈾彈的正當性也備受爭議。大多數國家不會拿來裝備防衛部隊,而是多用於進攻遠離本土的地方。由於離開國土進行長距離的戰爭極為考驗國力和軍事後勤,因此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國、烏克蘭和俄羅斯在戰爭中實際使用過貧鈾彈。現在包括法國、日本等多個國家均研製裝備有該種武器。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8年2月1日) |
貧鈾的密度約19g/cm3,是鐵(約8g/cm3)的2.5倍、鉛(約11g/cm3)的1.7倍,所以使用貧化鈾合金在砲彈等兵器上,可使砲彈得到較大的動能。貧化鈾主要用來製作攻擊坦克等裝甲戰車的穿甲彈。鎢合金也可以作為是攻擊戰車用砲彈的原料,雖然其密度與貧化鈾接近,但在命中裝甲板時,彈頭尖端會變形成蘑菇狀趨鈍。而貧化鈾彈頭命中裝甲板時,會因為自銳現象(self-sharpening[2])而更趨銳利。因此貧化鈾彈頭較相同質量的鎢彈具有更強穿透力。
另外,由於鈾單質的熔點1132℃較低,所以貧化鈾彈頭命中時,容易因為摩擦熱而熔解、飛散,而飛散產生的金屬氣膠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過程又會引發燃燒(就如鎂等金屬燃燒效果)。因此,使用貧化鈾還能夠造成彈頭命中後約攝氏三千度的燒灼加強效果。因此貧化鈾不只能夠提供對戰車砲彈的高貫通力,也能夠釋放高熱量來毀滅,可說其確實是作為彈頭難能可貴的材料。
大多數貧鈾以六氟化鈾的形式儲備,而後者是一種有毒的晶化固體。
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中,美軍實際用來對付伊拉克的戰車部隊(官方聲明用了約300噸)。
之後,北約多國籍軍隊介入波士尼亞戰爭與科索沃戰爭時,也在波斯尼亞用了約1萬發、在科索沃用了約3萬發的貧化鈾彈。
而一般認為2003年3月以後的伊拉克戰爭中,美國亦大量使用了貧化鈾彈。
海灣戰爭後,美軍的回國士兵就不少人發生「海灣戰爭綜合徵」的疾病,有人主張貧化鈾是造成這種疾病的原因之一,但官方否認。另外過去使用到貧化鈾彈頭的伊拉克,波斯尼亞與科索沃等地區,白血病的罹患率與畸形兒的出生率有所增加。[6][7][8][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