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爾曼白銀採購法案(Sherman Silver Purchase Act)是一項美國聯邦法律,頒布於1890年7月14日。[1]

這項措施沒有批准自由和無限制的銀幣制度,未能滿足自由銀幣運動支持者的要求;然而,它將要求政府按月採購的銀量提高到450萬盎司。[2] 謝爾曼白銀採購法案是為了應對農民和礦工利益集團日益增長的不滿而通過。農民由於生產過剩負債纍纍,通貨緊縮更使債務難以還清。他們敦促政府通過謝爾曼白銀採購法案以提振經濟引發通貨膨脹,使其能夠以更廉價的美元償還債務。[3] 同時礦業公司已從西部礦井採掘了大量白銀,導致供給過剩銀價下跌,而且經常會低於採掘白銀的贏利點。他們希望爭取政府提高對白銀的需求。[4]

最初該法案只被稱為1890年白銀採購法案。法案被簽署成為法律之後,才變成了「謝爾曼白銀採購法案」。[5] 參議員約翰·謝爾曼,俄亥俄州共和黨人及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並不是該法案的作者。但在國會兩院通過法案,法案送往參議院/眾議院會議委員會來處理該法案在參眾兩院版本間的差異時,參議員約翰·謝爾曼使會議委員會得以對法案的最終草案達成一致。[6] 雖然如此,當會議委員會對最終版本達成一致時,謝爾曼發現他並不贊同法案中許多條款。[7] 當總統本傑明·哈里森問及他對法案的看法時,謝爾曼的支持不溫不火。謝爾曼只會在「安全」的時候冒險,如果總統簽署該法案那就不會有什麼損害。[2]

該法案與1890年的麥金萊關稅一同頒布。 俄亥俄州共和黨人、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主席威廉·麥金萊和約翰·謝爾曼合作創建這個一攬子提議,既能通過參議院又能獲得總統批准。

根據該法案,美國聯邦政府採購數百萬盎司白銀,並相應發行紙幣。它成為世界第二大買主,緊隨英國王室在印度的採購其後,因為印度盧比是以白銀而非黃金支持的。除了在1878年布蘭德-艾利森法案要求的400萬盎司採購量上再加200萬以外,現在美國政府每月需要採購額外450萬盎司銀條。[8] 該法要求財政部發行財政部(鑄幣)券來購買白銀,此券可以兌換白銀或黃金。這個計劃事與願違,因為人們(大多是投資者)會用這種新鑄幣券贖回金美元,從而消耗政府的黃金儲備。1893年恐慌爆發後,總統格羅弗·克利夫蘭監督廢除該法以防止黃金儲備枯竭。

1890年銀價跌至每盎司1.16美元,年底則降至0.69美元。1894年12月價格下降到0.60美元。1895年11月1日,美國鑄幣廠停止生產銀幣,政府關閉了新奧爾良鑄幣廠。銀行不再鼓勵使用銀美元。[4]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