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謝富治(1909年9月26日—1972年3月26日)[1],湖北紅安豐崗謝家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謝富治 | |
---|---|
第二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部長 | |
任期 1959年9月—1972年3月 | |
總理 | 周恩來 |
前任 | 羅瑞卿 |
繼任 | 李震 |
第三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 | |
任期 1965年1月—1972年3月 | |
總理 | 周恩來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1909年9月26日 大清湖北省黃安縣 |
逝世 | 1972年3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 | (62歲)
國籍 | 大清(1909年-1911年) 中華民國(1912年-?) 中華民國(?-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972年) |
政黨 | |
配偶 | 劉湘屏 |
母校 | 抗日軍政大學 |
職業 | 政治家 |
宗教信仰 | 無 |
獲獎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八一勳章(195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獨立自由勳章(195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解放勳章(1955年) |
軍事背景 | |
效忠 | 中國共產黨 |
服役 | 中國工農紅軍 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 |
服役時間 | 1930年-1972年 |
軍銜 |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1955年) |
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紅四方面軍任排長、副連長、宣傳隊隊長、連政治指導員,團政治處主任、紅九軍第26師政治部主任、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組織部部長、中共川陝省委組織部部長。長征中任紅九軍政治部主任。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772團政治處主任、政治委員,第385旅政治委員,太岳軍區副司令員、縱隊政治委員。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任晉冀魯豫軍區第4縱隊政治委員、太岳兵團(陳謝兵團)政治委員,第二野戰軍第3兵團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共川東區委書記、川東軍區政治委員,中共雲南省委第一書記,西南軍區副政治委員,雲南軍區、昆明軍區、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等職。
文化大革命時期,謝富治出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北京軍區第一政治委員,中央軍委辦事組成員、中央軍委委員等職,為中央文革小組「碰頭會」成員。1967年8月,提出「砸爛公檢法」,致使全國的公安機關都陷於癱瘓。1972年,謝富治在北京逝世。1980年,中共中央根據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審查報告,開除謝富治的黨籍;撤銷謝富治悼詞;將謝富治的骨灰由八寶山革命公墓移出。1980年11月20日,「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開始審理,謝富治被認定為主犯之一。
1926年,謝富治在家鄉參加農民協會。1927年11月,參加黃麻暴動,失敗後回鄉躲避。1930年2月,家鄉黃安(今紅安)變為紅色根據地,參加赤衛隊,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四方面軍宣傳隊隊長、連指導員。謝富治曾參與紅四方面軍肅反,提出「要勇於懷疑一切 」的口號,張國燾對此口號讚許有加[2]。
1932年10月,隨紅四方面軍主力西征川陝邊區,歷任團政治處主任、紅九軍二十六師政治部主任、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組織部部長、中共川陝省委組織部部長。參加了川陝蘇區反三路圍攻和反六路圍攻作戰[3]。1935年參加紅四方面軍長征,任紅九軍政治部主任、中共懋功中心縣委書記。到陝北後入抗日紅軍大學學習。曾積極參與揭批張國燾[2]。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129師772團政治處主任、政治委員[4]。1938年起,謝富治任第129師385旅政治委員[5]。1940年,他參加百團大戰,堅守獅腦山陣地,並在戰鬥中中毒[6]。此後,謝富治又擔任中共太行第六地委書記。
1942年,謝富治任太岳軍區副司令員[2]。1942年7月,太岳縱隊發動沁源圍困戰,以消耗戰蠶食日軍,最終占領沁源[7]。次年,率領太岳縱隊發動秋季戰役。該年年底,陳賡離開太岳山區前往延安,謝富治代理司令員。
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次月,太岳軍區主力組成晉冀魯豫野戰軍太岳縱隊,謝富治任縱隊政治委員。9月,率部參加上黨戰役,該部隊共殲滅國軍1萬4千餘人,俘虜國軍第19軍軍長史澤波等人[8]。1945年12月,謝富治擔任第八縱隊司令員,後改任第四縱隊政治委員。1946年7月,謝富治與陳賡配合,率部在聞喜、夏縣地區全殲胡宗南部第31旅[9]。8月9日,全殲國軍第39師、第69師共一萬兩千餘人,占領五座縣城。9月底,在臨浮戰役中全殲胡宗南部精銳部隊、號稱「天下第一旅」的國民革命軍第1軍第1師第1旅,俘虜旅長黃正誠[10]。11月至次年1月,發動晉西南戰役、汾孝戰役,率部策應保衛延安,配合晉綏部隊進軍呂梁地區,殲滅國軍兩萬六千餘人。1947年7月,晉冀魯豫野戰軍第4縱隊和晉冀魯豫野戰軍第9縱隊、第38軍組成陳謝兵團,南下黃河進入河南[2]。
1947年8月,謝富治與陳賡率部截斷隴海鐵路。至10月下旬,殲滅國軍3萬餘人,占領縣城15座。年底,配合華東野戰軍出擊平漢線,占領23座縣城、殲滅上萬餘國軍部隊。1948年,率部與國軍在洛陽交手,兩次易手後,解放軍最終占領河南洛陽[11]。同年5月,發動宛西戰役、宛東戰役,建立豫陝鄂解放區。10月,率部占領鄭州。11月,陳謝兵團參加淮海戰役,全殲國軍第12兵團[12]。1949年,謝富治任第二野戰軍三兵團政治委員,參加渡江戰役,後率部進軍大西南,攻占重慶[13]。
1949年12月,謝富治兼任中共川東區委書記、川東軍區政治委員[14]。1952年7月任中共雲南省委書記,1956年7月任省委第一書記,1954年2月任西南軍區副政委、雲南軍區(後為昆明軍區)司令員兼政委,1955年3月任昆明軍區司令兼政委[15]。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1956年被選為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1958年12月任人民武裝警察部隊(1962年改為公安部隊)司令兼政委,1959年9月任公安部部長,1960年5月任中央保密委員會主任,1963年4月任國務院內務辦公室主任,1965年1月任國務院副總理。是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於8月被補選為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政治局候補委員。1967年3月任中共中央軍委常委,4月任北京市革命委員會主任、5月任北京軍區政委、北京衛戍區第一政委。並於同年8月7日在公安部全體幹部大會上作出講話,否定建國以來公檢法的工作,指各地的公檢法機關都是走資本主義道路,其實就是為了打擊周恩來的勢力。並把責任歸究於羅瑞卿、劉少奇等人,並發出砸爛公檢法的呼籲[16]。後來,謝富治聯同康生,製造了「羅瑞卿為首的地下黑公安部案」。1969年4月被選為中共九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2]。
1971年,華北會議後,北京市委第一書記李雪峰和北京軍區司令員鄭維山被撤職;隨後,謝富治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書記、1月北京軍區第一政委[17][18]。
198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根據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審查報告,開除謝富治的黨籍;撤銷謝富治悼詞;將謝富治的骨灰由八寶山革命公墓移出[21]。1980年11月20日,「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開始受審,謝富治被判為主犯之一。1981年1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確認他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主犯[3]。由於已經死亡,其刑事責任不予追究。
謝富治夫人劉湘屏,1920年9月生,山西解縣人。抗戰初期結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川東行署民政廳副廳長、黨委書記,昆明市委第二書記,農機部計劃財務司司長,八機部綜合局局長,一機部革委會副主任,1973年任衛生部部長[22]。1976年10月撤職,1985年被開除黨籍。是中共第十屆中央委員[23]。2017年病逝。
女謝小沁(曾改名劉小沁),人民文學出版社《當代》雜誌編輯,已經退休。
子謝鐵牛(謝國慶)。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