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11年,清朝學部中央委員會以張謇為會長,有196名成員。1911年6月召開會議,於8月10日通過《統一國語辦法案》。法案內容規定,以北京話為國語,並且要以五原則定訂音標,制定的五個原則是:音韻須準須備,拼音法須合公例,字畫須簡,形式須美,書寫須便。但此方案因為第二年改朝換代而中止。[1]
中華民國成立後不久,浙江人蔡元培於五月至北京擔任教育總長,由於蔡元培在歐洲時已與吳敬恆相往來,蔡氏同時邀請吳敬恆北上擔任制定國音字母之工作。1912年6月26日,中華民國北京臨時政府公布「國務院官制」,設「教育部」。12月教育部制定《讀音統一會章程》,依章程設立「讀音統一會籌備處」,吳敬恆擔任籌備處主任。[2]:74-75
吳敬恆擔任籌備處主任後制定《讀音統一會章程》[3],於1912年12月2日公布。在會員的組成上,教育部延聘員無定額,每省代表2人,華僑1人。[2]:75-76 1913年1月15日,吳敬恆就職。吳敬恆擬訂9項「進行程式」,分別是定名、徵集、會規、審定讀音、歸納母韻、採定字母、編注字典、集刻音表、頒布學校。預計依序組成會議,做成決議並加以執行。[4]:18-20
依教育部的公告,此會共有會員80名,其中延聘員30餘人,部派員10餘人,各地代表員30餘人。成員的省籍及人數是,江蘇人最多,18人;其次為浙江9人,直隸8人;湖南、福建、廣東皆4人,湖北、四川、廣西皆3人,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甘肅、安徽、江西、奉天、吉林、黑龍江皆2人,雲南、貴州、新疆、蒙古皆1人。江蘇浙江會員佔全數的三分之一。[5]
1913年2月15日,讀音統一會正式開會,當日到會者44人,經過票選,由江蘇人吳敬恆當選會長,直隸人王照當選副會長。會議過程爭執不斷,吳敬恆辭去會長職務[6],4月23日,由副議長王照接任議長。5月7日,王照請病假,會員公推王璞接任主席。5月13日,通過國音推行方法7條。統一讀音會於5月22日會議結束,將成果送交教育部後閉幕。[2]:82-86
會議的第一步是審定國音,會員以淸李光地《音韻闡微》中的「備審字」作爲審音字類,依每省一票表決,逐一比較。經過一個多月,審定6,500多個字的「讀音」。
歸納出27個聲母,15個韻母。
依據馬裕藻、朱希祖、錢稻孫、許壽裳(4人為浙江籍會員)、周樹人(即魯迅,教育部代表會員,浙江人)之提議,於3月12日獲得出席人數45人之中的29人贊成,通過以他們五人的老師,浙江人章太炎,於1908年所創造之「紐文」、「韻文」為主體的記音符號。經逐字核對,3月13日公定注音字母39字,分別為:ㄅ、ㄆ、ㄇ、ㄈ、ㄪ、ㄉ、ㄊ、ㄋ、ㄌ、ㄍ、ㄎ、ㄫ、ㄏ、ㄐ、ㄑ、ㄬ、ㄒ、ㄓ、ㄔ、ㄕ、ㄖ、ㄗ、ㄘ、ㄙ、ㄧ、ㄨ、ㄩ、ㄚ、ㄛ、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4]:22-2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