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爪龍屬(學名:Hesperonychus)屬於馳龍科,是種小型肉食性恐龍。化石發現於加拿大亞伯達省的恐龍公園組,年代為白堊紀晚期的坎潘階,約7,650萬年前。
西爪龍的化石是一個部分骨盆,是在1982年由加拿大皇家蒂勒爾博物館的海洋爬行動物館長伊麗莎白·尼科爾斯(Elizabeth Nicholls)所發現,發現於恐龍省立公園。20多年來,化石沒有經過研究,直到2009年,尼克拉斯·朗里奇(Nicholas Longrich)與菲力·柯爾(Phil Currie)公佈了此一標本的研究。模式種是伊氏西爪龍(H. elizabethae),也是目前唯一的種;屬名意為「西部的爪」,種名則是以發現化石的伊麗莎白·尼科爾斯為名[1]。
西爪龍的恥骨已癒合,代表這個小型恐龍已是成年個體,而非幼年個體。朗里奇與柯爾估計西爪龍的身長小於1公尺,體重約1.9公斤,使牠們成為已知最小型的北美洲肉食性恐龍[2]。阿瓦拉慈龍科亞伯達爪龍的化石也發現於北美洲,體型更小,但可能以昆蟲為食。除了部份骨盆以外,皇家蒂勒爾博物館的一些小型手指、腳趾骨頭也被歸類於西爪龍[2]。
在命名西爪龍時,朗里奇與柯爾也提出該物種的系統發生學研究。他們將西爪龍歸類於小盜龍亞科[3]。小盜龍亞科是馳龍科的一個演化支,過去被認為只分佈於白堊紀早期的東亞[2]。
西爪龍的發現,使小盜龍亞科的地理分佈、生存年代擴大。在發現西爪龍之前,小盜龍是已知最晚期的小盜龍亞科,生活於白堊紀早期的阿普第階;西爪龍的生存時期晚於小盜龍約4,500萬年,是目前已知最晚期的小盜龍亞科[2]。斑比盜龍也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有時也被歸類於小盜龍亞科;朗里奇與柯爾的2009年研究則提出斑比盜龍較接近於蜥鳥盜龍。
小盜龍亞科是群小型恐龍,部分物種可能有飛行或滑翔能力。朗里奇與柯爾認為西爪龍的體型較大,接近中華龍鳥,因此可能無法如小盜龍般滑翔、或飛行。雖然如此,小盜龍亞科的彼此體型差異並不大,與其他馳龍類相比,體型仍然非常小。[2]
在白堊紀晚期的歐洲與亞洲,已發現小型肉食性恐龍的化石,而北美洲長期以來都沒有發現。以現代生態系統為例,溫血哺乳類佔有小型肉食性動物的生態位,這些小型肉食性動物的物種數量超過大型肉食性動物。近年來古生物學界多認為恐龍是溫血動物,過去都沒有發現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小型肉食性恐龍,造成研究上的斷層。西爪龍的發現,填補了北美洲的小型肉食性動物的生態位[2]。由於皇家蒂勒爾博物館將一些標本歸類於西爪龍,使西爪龍的標本超過10個,而同時代的蜥鳥盜龍有30個,馳龍只有2個,顯示西爪龍是種相當常見的小型恐龍[2]。
該地區發現的另一小型肉食性動物是哺乳類的始負鼠(Eodelphis),體重約600公克。過去的理論認為,小型恐龍的競爭,妨礙哺乳類演化成更大的體型;朗里奇與柯爾提出不同的推測,來自哺乳類的競爭,反而阻礙小型恐龍演化出更小的體型[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