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敏欣(Minxin Pei,1957年12月10日—)是一位美籍華人,美國政治學家,專長是中國政治經濟、中美關係及發展中國家的民主化,目前擔任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政府學教授、凱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Keck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nd Strategic Studies)主任。裴敏欣長期以來一直在《中國季刊》、《今日中國》、《外交官》、《外交雜誌》等期刊發表學術文章,他也為許多報刊撰寫評論,為CNN等媒體提供專業意見。
Quick Facts 裴敏欣, 出生 ...
Close
裴敏欣出生於上海。1977年,中國大陸恢復高考,裴敏欣在20歲生日(1977年高考只有四門兩天:上海為12月10日星期六和12月11日星期天)[1]那天參加本地高考,被上海外語學院錄取。他於1982年在上海外語學院取得英文本科學位後,曾留校任講師兩年。後赴美國匹茲堡大學深造,於1986年取得寫作藝術創作碩士。由於對政治有興趣,再赴哈佛大學進修,於1989年取得政治學碩士,1991年取得政治學博士學位。[2]。
1991年任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戴維森學院(Davidson College)訪問助理教授。1992年至1998年間,任普林斯頓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1999年至2009年間任職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研究項目的高級研究員;2002年1月—2004年3月,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項目共同主任;2004年4月—2008年3月,中國項目主任。2009年7月起任加州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政府學教授,凱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2]。
- 認為中國大陸以漸進改革拋棄共產主義,優於蘇聯的快速革命[3]。
- 中國大陸崛起的黑暗面:[4] 中國大陸的經濟繁榮,伴隨著猖獗的腐敗、巨大的浪費、無意改革的既得利益者。不政治改革,中國的未來一定會是腐爛。
- 腐敗威脅中國大陸的未來:[5]未能遏制中國大陸官員貪污成風,是對國家未來的經濟和政治穩定的最嚴重威脅之一。
- 1978年以來的30年是中國歷史變化最快的30年,改革開放基本上改變了世界經濟格局和世界權力格局。作為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維持高增長最重要資源的人口紅利,將在未來五年、最多十年之間消失。勞動成本的增加,醫療、失業等保險費用的增加,將給未來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增加巨大壓力。出口為導向的發展模式與低成本未必能繼續[6]。
- 中國2011年坎坷的前景:中國與其他大國的關係在2010年變得急轉直下,中國的領導人需要改變心態[7]。
- 中國地方政府與房地產開發商勾結,從蓬勃發展的住宅市場榨取最大的利益。由於地方政府和北京之間的默契,中國各省,直轄市獲得近一半賣地的財政收入。換句話說,高房價是當前中國財政體制的必然結果,因為高房價即是變相的稅收。使普通中國人負擔得起的住房的手段是降低稅收[7]。
- 因薄熙來事件質疑北京政權,第一, 為什麼這樣一個明知有問題的人被委以如此大的權力,卻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制約?第二,在領導層換屆時,黨如何更好的處理在高層的權力競爭?第三,在互聯網和微博時代,黨如何更好的應付政治危機?[8]。
- 中國共產黨處理薄熙來事件的笨拙方式,顯示它沒有能力應對互聯網時代一個快速發展的政治危機。共產黨在國內不能容忍和平異議,並對信息革命有莫名的恐懼。也顯示黨內領導人的權力鬥爭和不和[9]。
- 2012年5月,裴敏欣提出(1)非產油國一旦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 per capita)依購買力調整後達到6000美元以上,專制政權就無法維持;(2)歷史上,連續當權最久的政黨(蘇聯共產黨)也只有74年(1917-1991);(3)中國大陸每年約有七百萬大學畢業生,其中只有一百萬左右精英獲准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特權階級。遭排斥的六百萬有才華,有雄心的大學畢業生無法享有黨員才有經濟機會,勢必會覺得挫折。在未來十年內,這些人增長到幾千萬,成為將來政治反對黨的儲備人才庫。由以上三點論證:中共已執政62年,如果歷史可供借鏡,中共即將進入危機的10年,它執政的時間可能最多只剩10到15年(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as governed for 62 years. If history offers any guidance, it is about to enter its crisis decade, and probably has at most 10-15 years left on its clock.)。在北京那些的官員想無限期地保持現狀的機會並不大。他們必須開始思考如何優雅地及和平地轉移權力。中共需要立即做的一件事是停止迫害將來可能是反對黨的領導人。最終開始向民主過渡時,中共需要他們作為談判的對象[10][11]。
- 2015年2月20日發文認為,「打擊西方價值觀」令中國反腐行動效果打折扣[12]
- 2020年4月發文認為,「華盛頓與北京戰略對抗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是經濟『脫鉤』,這顯著削弱了美國和中國在過去四年中建立的廣泛商業關係。」「雖然脫鉤可能不會顯著抑制中國的經濟增長,但中國債務膨脹驅動的國內經濟減緩,投資驅動的增長枯竭,人口迅速老齡化,可能會放大中美脫鉤的淨負面影響。」[13][14]
- 2020年12月3日認為,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可能並未真正吸取蘇聯解體的教訓,習近平選擇「獨裁而非改革」的「新斯大林主義」(Neo-Stalinism)可能使他成為中共一黨專制的掘墓人,新斯大林主義「具有自我毀滅性,以至於有可能削弱而不是加強一黨統治」。裴敏欣預測,「在習近平時期結束前——為論證假定是2035年左右,中國的社會經濟狀況幾乎肯定會比今天更加有利於民主化」,「中國最終可能告別極權主義漫長黑影籠罩的過去」[15]。
- 《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 The Demise of Communism in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從改革到革命:共產主義在中國和蘇聯的消亡》
- 《China's Trapped Transition: The Limits of Developmental Autocrac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中國被困的轉型:專制制度發展的限制》
- 《Looming stagnation (The Color of China)》 《迫在眉睫的停滯 (中國的特色)》, 2009
- 《My Trip to Asia》 《我的亞洲之行》, 2011
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 The Demise of Communism in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中国政治的妄想症. 聯合早報. 2011年4月19日 [2012年5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5月27日).
存档副本. [2022-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存档副本. [2022-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