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陽戲劇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蘭陽戲劇團,隸屬宜蘭縣政府文化局,為宜蘭縣政府於1992年成立,是台灣全國第一個公立歌仔戲劇團,曾至美國哥斯大黎加新加坡加拿大日本等地演出。

事实速览 成立時間, 創始人 ...
蘭陽戲劇團
成立時間1992年
創始人宜蘭縣政府
地址
目標台灣傳統歌仔戲文化
網站蘭陽戲劇團的Facebook專頁
关闭

組織成立

宜蘭縣有台灣歌仔戲的原鄉之稱,為了發揚台灣本土特色的傳統文化資產,1992年時任宜蘭縣長游錫堃以文化立縣為施政方針,投注縣政府的力量創設蘭陽戲劇團,成為台灣第一個以演出本土戲曲為主的公立劇團[1][2]:29

蘭陽戲劇團成立的宗旨在於保存、傳承、創新、推廣傳統戲曲,以「培育歌仔戲演出人才、提升歌仔戲的表演水準」為目標,也兼含北管戲四平戲、跳鍾馗等之維護及保存[2]:29。1992年8月文化中心公開招考第一批實習團員,入選者年齡從16歲到30歲不等,女性居多[3],並聘請歌仔戲知名藝師擔任師資,包含傳統戲劇薪傳獎得主廖瓊枝、本地歌仔薪傳獎得主陳旺欉漢陽北管劇團漢陽歌劇團)創辦人莊進才、當時唯一以歌仔戲導演獲得薪傳獎石文戶、林松輝等人[2]:30[4]

實習團員的招生簡章上說明,甄試錄取者先成為蘭陽戲劇團的學員,經過三個月訓練、評鑑通過後,簽訂實習團員合約;再經過九個月的訓練、演出與通過第二次評鑑後,才簽訂正式團員合約[2]:30。進行數個月的訓練後,1993年5月22日蘭陽戲劇團以落地掃型式於員山鄉結頭份社區的讚化宮,首度公開演出「本地歌仔」《山伯英臺》,成為蘭陽戲劇團創團首演之劇目[2]:80

成立後,蘭陽戲劇團團長由宜蘭縣文化局局長擔任,副團長由局長(團長)指派副局長或局長秘書擔任,並設有導演、行政、技術、梳妝、演員、樂師等編制[5]:29。培養出多位歌仔戲演員與樂師,在戲曲界各展所長,[6]例如傳藝金曲獎最佳演員獎得主張孟逸,便曾在蘭陽戲劇團工作過[7]

文化交流

蘭陽戲劇團曾數度代表台灣,將歌仔戲帶到國外進行文化交流,足跡曾遍及美國哥斯大黎加新加坡加拿大日本等地[8][9]。1995年蘭陽戲劇團首次受邀海外演出,是受到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邀請,至維多利亞劇場演出「錯配姻緣」,2場演出都爆滿、獲得新加坡民眾的歡迎[2]:114,回國後受到當時總統李登輝的接見與勉勵[10]

參見

外部連結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