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耐受性(英語:drug tolerance)又稱藥物不敏感性(drug insensitivity),是個藥理學概念,描述個人重複使用藥物之後,對藥物的反應會降低。增加劑量之後可能會把藥物的作用重新放大;但會把耐受性加強,而進一步降低藥物的作用。藥物耐受性不一定與物質依賴或是成癮有關聯。[5]耐受性發展過程可以逆轉(例如,透過藥物假期(即停止用藥一段時間)[6]),同時也也涉及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因素。[7]
「成癮及生理、心理依賴」的相關術語詞彙表[1][2][3][4] | |
---|---|
| |
人們也可能對藥物的副作用產生耐受性,[8]碰到這種情況,耐受性反而是種理想的特性。目的在增加耐受性的醫學干預(例如,過敏原免疫療法,讓個人暴露於逐漸增加的過敏原,讓過敏反應減低)被稱為藥物去敏化。[9]
與藥物耐受性對立的概念是藥物反向耐受(即藥物敏化),碰到這種情況,個人的反應或是藥物效果會隨著重複使用而增強。這兩個概念並非互不相容,耐受性有時可能會導致反向耐受。例如,重度飲酒者最初會產生對酒精的耐受性(需要喝更多的酒才能達到類似的效果),但過度飲酒會導致發生肝病,之後即使喝很少量的酒也會造成患者發生酒精中毒的風險。[10]
藥物耐受性不應與藥物耐受力混淆,藥物耐受力指的是患者可耐受藥物所產生明顯不良反應的程度。
急速免疫法
急速免疫法(也稱快速耐受性)[11] 是藥物耐受性之下的子類別,指的是在給藥後出現突然、而且是短期耐受性的情況。[12]
藥效學耐受性
當細胞因個人重複使用某種物質,反應因而隨著降低時,就開始發生藥效學耐受性。常見的藥效學耐受性原因之一,是高濃度的物質不斷與受體結合,經過不斷的相互作用造成細胞脫敏。[13]其他可能性則包括受體密度降低(通常與受體激動劑相關),或其他機制,導致動作電位發放頻率變化。[14]
對受體拮抗劑的藥效學耐受性則涉及相反的原因,即受體發放頻率增加,受體密度增加,或是其他機制。
雖然大多數藥效學耐受性是在持續接觸藥物後才會發生,但急性或是急速免疫法的情況也也會產生這種效果。[15]
藥物代謝動力學耐受性
藥物代謝動力學是指藥物的吸收、分佈、代謝和排泄等四項(ADME)。所有精神藥物首先被吸收到個人的血液中,由血液攜帶到身體各個部位(包括作用部位),經由代謝而分解,最後被排泄到體外。這些流程是藥物關鍵藥理特性中極重要的決定因素,牽涉到藥物的效力、副作用和作用持續時間。
藥物代謝動力耐受性(也稱為處置耐受性)之會發生,是因為到達作用部位的物質數量減少。這是由於降解藥物所需的酶(例如細胞色素P450)的基因表現經誘導增加所導致。這種情況在使用乙醇(酒精)時很常見。
這種耐受在利用口服方式攝取藥物時最為明顯,因為其他的給藥途徑會繞過首過效應。酶誘導是發生耐受現象原因中的一種(重複使用藥物導致藥物作用降低)。但這只是造成耐受性幾種機制中的一種。
行為耐受性
在使用某些精神藥物時,會發生行為耐受性的情況,即個體對藥物產生的行為效應產生耐受性,例如攝取甲基苯丙胺會引起活動能力增加,但重複使用後會發生耐受性。這種行為耐受性是通過藥物之外的學習,或是大腦中作為藥物代謝動力耐受性而達成。所謂通過藥物之外的學習而得的行為耐受性,是個體通過學習,而積極克服藥物引起的損害。行為耐受性通常取決於情境,表示耐受性取決於給藥的環境,而不是藥物本身。[16]行為敏化(Behavioral sensitization)描述的則是與行為耐受性相反的情況。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