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国现代音乐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蔡繼琨(1912年9月25日—2004年3月21日),台灣彰化鹿仔港人,生於福建晉江塘東村,中華民國現代作曲家、指揮家和教育家。
蔡繼琨為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科同進士蔡德芳四子蔡穀仁之孫[2]。日本治台後實施住民去就決定日,全家便離開台灣搬到福建。蔡繼琨出生於1912年9月25日(農曆八月十五)[3],少年時曾先後在廈門集美高級師範學校、後留學日本東京帝國高等音樂學院學習。1936年以管弦樂處女作《潯江漁火》,獲得「日本現代交響樂作品」徵曲比賽首獎,獲國際作曲家協會交響樂公演首獎而在世界樂壇嶄露頭角,也是華人第一個獲國際大獎的交響樂作曲家。隨後擔任日本新交響樂團(NHK交響樂團前身)常任指揮期間,提昇了日本交響樂演出水準,此時對蔡繼琨在管絃樂指揮方面影響頗深。
留學歸國後,任福建省政府主席陳儀從事音樂教育工作,1940年任福建音樂專科學校首任校長,抗戰中兼任福建省戰地服務團團長、南洋華僑慰問團團長、中華音樂教育社社長兼交響樂團團長。並任國立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南京大學,1962年在台復校)音樂系教授。
1945年抗戰勝利後,任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軍簡二階少將,就任台灣省警備司令部交響樂團(今國立台灣交響樂團,當時分三團:管絃樂隊、軍樂隊以及合唱隊)首任團長,發展台灣音樂,同時致力於台灣美術的恢復和發展,被稱為「台灣交響樂之父」。
1949年到馬尼拉任菲律賓交響樂團指揮,為中菲文化藝術交流搭起橋梁。1994年82歲高齡時,在福州創辦華僑大學福建音樂學院,任董事長兼院長[4][3]。
2004年3月21日,蔡繼琨病逝於福州[5]。
1946年3月14日時任少將的蔡繼琨率軍隊三十餘名,並帶機關槍數架,分乘卡車數臺,包圍霧峰農會,全副武裝,強迫該會副會長林士英打開倉庫,將存米二千餘包搬運一空,蘇瑤崇認為這使米荒問題更加嚴重,二二八研究者張若彤則指那批派兵拿的米是在官方之前就徵收後存放在農會封存,以供急需和每月軍糧的米。[6][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