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蓋亞香腸或蓋亞-恩克拉多斯是大約80-110億年前與銀河系合併的矮星系(Sausage Galaxy、Gaia-Enceladus-Sausage、或Gaia-Sausage-Enceladus)的遺跡。銀河系中至少有8個球狀星團以及500億太陽質量的恆星、氣體和暗物質來自這個矮星系[1]。它代表著銀河系最後一次重大的合併[2]。
其所以被稱為蓋亞香腸,是因為在速度空間圖中,成員分布的特徵像香腸的形狀,特別是使用蓋亞任務的數據繪製的徑向()與恆星(見球面坐標系)的方位角速度()的曲線圖[1]。與銀河系合併的恆星有高度細長的軌道。它們軌道的最外側點距離銀河系中心約20,000秒差距,這就是所謂的"暈斷裂"[3]。這些恆星以前在依巴谷數據中見過[4],並被確認為起源於一個吸積星系[5]。
"恩克拉多斯"這個名字是指神話中的巨人恩克拉多斯,他被埋葬在埃特納火山下,並引發了地震。因此,這個前星系被掩埋在銀河系中,並導致膨脹的厚圓盤[2]。
確定為前蓋亞香腸成員的球狀星團有M2、M56、M75、M79、NGC 1851、NGC 2298、NGC 5286[1]。
NGC 2808是蓋亞香腸類似球狀星團的成員。這個星團的成員全部都是在星團形成後2億年內誕生的三代恆星組成[6]。
解釋三代恆星的一種理論是NGC 2808是蓋亞香腸的前核心[1]。這也可以解釋超過一百萬顆恆星的異常,因為對於球狀星團來說,這樣的恆星數量是異常大的。
來自這個矮星系的恆星圍繞銀河系核心運行,其極端的離心率約為0.9。它們的金屬量通常也比其它暈星高,大多數恆星的[Fe/H]>為 -1.7dex,即至少為太陽值的2%[3][7]。
"蓋亞香腸"重建了銀河系,它帶入銀河系的氣體觸發了新一輪的恆星誕生,補充了銀河盤面的恆星,使薄盤膨脹成為厚盤。來自矮星系的碎片提供了銀暈中大部分富含金屬的部分[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