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卡黑(法語:Philippe Garrel;1948年4月6日—)是法國電影工作者,他執導的電影作品多次獲選入威尼斯影展與坎城影展。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5年10月1日) |
生平
菲利普·卡黑的父親莫里斯·卡黑是位演員。他自年幼時就對電影產生極大興趣,尤其受到尚盧·高達和法蘭索瓦·楚浮作品的影響尤大;1964年,16歲時就執導了第一部作品Les Enfants Désaccordés。
他的電影作品曾六度進入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單元,分別是《餘音不再》(1991)、《冬夜晚風》(1999)、《狂野天真》(2001)、《安那其戀人》(2005)、《偷歡》(2011)和《戀人啊!》(2013),其中他以《餘音不再》獲得銀獅獎,以及以《安那其戀人》獲得最佳導演銀獅獎。
2008年,他的電影作品《黎明前與妳相遇》獲選為第61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1];2020年,他憑藉《淚水成鹽》進入第70屆柏林影展正式競賽單元[2];2023年,他憑藉《大篷車》再度進入第73屆柏林影展正式競賽單元並獲得最佳導演銀熊獎。
私人生活
菲利普·卡黑與德國歌手Nico在1969年見面後就陷入熱戀,她之後主演了許多卡黑執導的電影,並演唱其歌曲,兩人關係直至1979年結束。菲利普·卡黑之後與法國演員碧姬·夕交往,他們的兒子路易·卡黑也成為演員。
目前菲利普·卡黑的老婆是演員兼編劇Caroline Deruas。[3]
電影作品
- 1967年:《瑪麗為了回憶》(Marie pour mémoire)
- 1968年:
- 《尋寶》(Le Révélateur)
- 《專注》(La Concentration)
- 《安內蒙尼》(Anémone)
- 1969年:《處女的床》(Le Lit de la Vierge)
- 1971年:《內心的傷痕》(La Cicatrice intérieure)
- 1973年:《高處孤獨》(Les Hautes Solitudes)
- 1975年:《天使路過》(Un ange passe)
- 1976年:《水晶搖籃》(Le Berceau de cristal)
- 1979年:《各種起源的藍色》(Le Bleu des origines)
- 1982年:《秘密的孩子》(L'Enfant secret)
- 1985年:《她在陽光下度過的歲月》(Elle a passé tant d'heures sous les sunlights)
- 1983年:《自由如夜》(Liberté, la nuit)
- 1989年:《迴吻》(Les Baisers de secours)
- 1991年:《餘音不再》(J'entends plus la guitare)
- 1993年:《愛的誕生》(La Naissance de l'amour)
- 1996年:《魅幻之心》(Le Cœur fantôme)
- 1999年:《冬夜晚風》(Le vent de la nuit)
- 2001年:《狂野天真》(Sauvage Innocence)
- 2005年:《安那其戀人》(Les Amants réguliers)
- 2008年:《黎明前與妳相遇》(La Frontiere de l'Aube)
- 2011年:《偷歡》(Un été brûlant)
- 2013年:《戀人啊!》(La Jalousie)
- 2015年:《巴黎式出軌》(L'Ombre des femmes)
- 2017年:《一日情人》(L'Amant d'un jour)
- 2020年:《淚水成鹽》(Le sel des larmes)
- 2023年:《偶戲之家》(Le Grand Chariot)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