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貓(學名:Felis bieti)[3]又稱漠貓、草猞猁、中國山貓、草貓,為貓科貓屬的一種哺乳動物,是中國的特有物種。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四川康定附近。[2]荒漠貓體形較家貓大。食性以捕食齧齒動物為主,還捕食鳥類和雉雞。
形態
荒漠貓的體型約是家貓的兩倍[4]。冬季體色為淺黃灰色, 夏季為灰褐色或黃褐色;幼體身上和四肢有明顯的深色橫紋,成體則只有額頭、臉頰和腿部具較明顯的深色條紋[5]。荒漠貓耳端生有一撮短毛。較粗的尾巴後半段具有較明顯的3-6個黑色環紋;全身和腳掌被有厚毛。荒漠貓還具有獨特的淡藍色虹膜。[6]
直到2007年才在四川海拔約3,570米的地區第一次拍攝到野生荒漠貓的照片[8]。
分布
荒漠貓曾被認為廣泛存在於中國甘肅、四川、內蒙、青海、寧夏、西藏和新疆等西部地區,新的評估研究則認為分布區域僅限於青藏高原東部, 包括青海東部、四川西北部、甘肅西南部以及緊鄰青海的西藏東南部的部分地區[6][1]。
演化史
根據系統發生學的觀點,家貓-非洲野貓支系和荒漠貓-亞洲野貓支系大約在187萬年前開始分化,荒漠貓與亞洲野貓大約在127萬年前開始分化[7]。
分類
1892年法國動物學家米奈·愛德華(Alphonse Milne-Edwards)根據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中兩張從中國四川西部收購的毛皮,將其定名為Felis bieti[9]。1917年, 俄國動物學家歐根·畢希納(Eugen Büchner)將採集自寧夏西北部的標本命名為一個新種「Felis chutuchta」[10],該物種之後被認定為荒漠貓寧夏亞種(Felis bieti chutuchta)[6]。1943年,英國動物學家雷金納德·英尼斯·波科克將採集於陝西榆林的標本命名為荒漠貓陝西亞種(Felis bieti vellerosa)[6]。但之後的研究認為寧夏亞種應是亞洲野貓,陝西亞種實際上則是家貓,因此荒漠貓是單型種[6]。
2007年的一項遺傳學分析研究顯示,荒漠貓與斑貓可能不存在生殖隔離,荒漠貓應是斑貓的亞種Felis silvestris bieti[11]。而之後基於氣候變化和地理分布的研究又推翻了前述的判斷,推測荒漠貓與斑貓之間存在生殖隔離,形態上也有差異,荒漠貓應為獨立物種[12][13]。2021年,通過基因組測序等分析手段,認為依據分類學原則荒漠貓還是應歸為斑貓亞種,但該研究同時認為荒漠貓與斑貓分支演化已有100萬年以上,所有斑貓亞種都應提升為獨立種,從而荒漠貓仍然維持種級地位[7]。
荒漠貓的中文俗名來自於對其英文俗名「Chinese desert cat」或「pale desert cat」的翻譯。該名字可能是根據荒漠貓毛色推測其生活在荒漠而提出的。而根據荒漠貓實際的生活環境,俗名「中國山貓」(Chinese mountain cat)更為貼切。[6]
保護
荒漠貓種群數量保守估計不超過1萬隻[1],被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易危物種[1],也列為CITES附錄Ⅱ的保護物種,同時也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4]。
對荒漠貓的威脅主要包括施用鼠藥造成的二次毒害、毛皮貿易、棲息地喪失和碎片化以及與當地家貓的遺傳雜交[6]。1958-1978年青海、四川和甘肅等地大量使用鼠藥控制鼠兔數量,導致以鼠兔為食的食肉動物大量被毒害,雖然已經禁止大範圍使用,但仍有一些小規模的滅鼠活動[4][6]。毛皮貿易引發的捕獵活動雖然廣泛存在,但幸好荒漠貓毛皮價值不高,可能並不構成主要威脅[15][1]。中國的西部開發等人為因素影響荒漠貓棲息地的喪失、退化或碎片化[6]。
當地家貓與荒漠貓的雜交導致基因滲透,可能影響荒漠貓的遺傳多樣性和環境適應能力,但還缺乏足夠廣泛的遺傳評估[6]。現有的研究只能指明荒漠貓對西藏一帶的家貓有基因滲透,未檢測到近代家貓對荒漠貓的滲透[7]。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