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英雄聯盟職業聯賽
中國職業英雄聯盟的頂級水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英雄聯盟職業聯賽(英語:League of Legends Pro League,簡稱LPL)是《英雄聯盟》中國大陸地區的頂級職業聯賽。[1]
Remove ads
2013年春季,英雄聯盟職業聯賽開賽。2014年,英雄聯盟職業聯賽開始提供英文轉播。2017年,英雄聯盟職業聯賽進行了包括取消升降級制度,增加隊伍數目以及採取主客場制等一系列改革。[2]
目前英雄聯盟職業聯賽有16支參賽隊伍,每年進行春季賽和夏季賽兩季比賽,每季比賽又各分為常規賽、季後賽兩部分。[3]英雄聯盟職業聯賽擁有4個英雄聯盟世界總決賽參賽名額,具體參賽隊伍由春季賽,夏季賽的成績和夏季賽後舉行的資格賽決定。[4]
Remove ads
參賽隊伍與賽程
截至2023年春季賽,LPL的參賽隊伍列表如下(括號內為官方縮寫)
- Anyone's Legend (AL)
- Bilibili Gaming (BLG)
- EDward Gaming (EDG)
- FunPlus Phoenix (FPX)
- Invictus Gaming (IG)
- JD Gaming (Beijing JDG Intel)
- LGD Gaming (Hangzhou LGD)
- LNG Esports (Suzhou LNG)
- Ninjas in Pyjamas (Shenzhen NIP)
- Oh My God (OMG)
- Royal Never Give Up (RNG)
- Team WE (Xi'An WE)
- Top Esports (TES)
- ThunderTalk Gaming (TT)
- Ultra Prime(UP)
- Weibo Gaming (WBG)
每一年LPL都會舉辦兩季比賽,春季賽和夏季賽。每季比賽又各分為常規賽和季後賽兩部分。
- 常規賽均為循環賽。循環賽的細節(是否分組/分區;進行幾輪循環;每場比賽是進行一局,兩局還是三局兩勝制;……)則各年都略有不同。
- 2021年以前季後賽均為單敗淘汰賽(除了2014年夏季賽使用了雙敗淘汰賽)。季後賽的賽制自2016年春季賽以來基本保持一致:8隊4輪單敗淘汰賽,常規賽前兩名直接進入半決賽,三至四名進入四分之一決賽,五至八名從第一輪開始,形成一個「雙冒泡賽」的結構。2021春季賽改為雙敗賽制,季後賽名額增加到10隊,進入半決賽後有一次復活的機會。
以2020年夏季賽為例,賽程如下:
- 常規賽:17隊單循環三局兩勝制,按勝場數排名;勝場數相同時,按淨勝局數排名。
- 季後賽:8隊4輪單敗淘汰賽,常規賽前兩名直接進入半決賽,三至四名進入四分之一決賽,五至八名從第一輪開始。第一輪由常規賽第八名對陣常規賽第五名,勝者在四分之一決賽對陣常規賽第四名,勝者在半決賽對陣常規賽第一名,勝者進入決賽;其他隊伍同理。
Remove ads
在春季賽和夏季賽結束之後,會舉行一次升降級賽,決定這次LPL常規賽成績最差的數支隊伍和下級比賽成績最好的數支隊伍中,哪些能夠進入下次的LPL比賽。具體的升降級賽規則隨年份而變化。
在2017年LPL改革之後,升降級賽被取消。2017年LPL春夏季賽間的升降級賽成為了最後一次升降級賽。
每年夏季賽結束之後會舉辦全球總決賽資格賽,選拔當年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的參賽隊伍。具體的升資格賽規則隨年份而變化。
參加國際賽事
LPL擁有數個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參賽名額,具體數量隨年份變化。具體的參賽隊伍由當年LPL比賽的成績和每年的全球總決賽資格賽決定。
現有的選拔方式從2016年開始成形:夏季賽冠軍成為賽區1號種子;每隻隊伍根據春夏季季後賽的名次累積「冠軍積分」,夏季賽冠軍以外「冠軍積分」最高的隊伍成為賽區2號種子;剩餘隊伍中「冠軍積分」最高的4支進入全球總決賽資格賽,決出剩餘的1個(2020年為2個)名額的歸屬。
截至2024年,LPL隊伍在全球總決賽上奪取過:
- 3次冠軍:2018(IG),2019(FPX), 2021(EDG);
- 5次亞軍:2013(RYL),2014(SHR),2020(SN),2023(WBG),2024 (BLG);
- 10次四強:2013(OMG),2014(OMG),2017(RNG,WE),2019(IG),2020(TES), 2022 (JDG) ,2023(JDG, BLG),2024 (WBG);
Remove ads
LPL春季賽冠軍代表LPL參加當年的英雄聯盟季中邀請賽(MSI)。截至2023年,共有3支LPL隊伍奪取過共5次MSI冠軍:2015(EDG),2018、2021、2022(RNG),2023(JDG)。
在2020年英雄聯盟季中邀請賽因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而取消後,LPL和LCK各派出4支隊伍參加英雄聯盟季中杯作為替代。LPL賽區的Top Esports戰隊獲得了冠軍。
LPL賽區春季賽季後賽的前四名代表LPL,參加當年的英雄聯盟洲際系列賽,和LCK及LMS(2019年還包括VCS)以賽區為單位進行對抗。LPL在共3次洲際系列賽中取得兩次冠軍(2017,2018)和一次亞軍(2019)。
LPL賽事改革
自2017年夏季賽開始,英雄聯盟職業聯賽(LPL)仿照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進行了一系列改革。[5]
- 自2017年夏季賽開始,取消升降級制度。
- 自2018年開始,英雄聯盟職業聯賽隊伍擴大到14支隊伍,未來可能還將擴大。
- 英雄聯盟甲級職業聯賽與城市英雄爭霸賽合並為「英雄聯盟發展聯賽」(LDL),每年發展聯盟誕生一支隊伍晉級職業聯盟。自從2019年夏季賽開始取消晉級名額。
- 英雄聯盟職業聯賽將採用主客場制。
LPL改革以來,一共有6支隊伍加入了LPL:
截止2025年,LPL官方公布的戰隊主場有[8]:
- 虹橋天地演藝中心 -上海(只限無主場隊伍使用)
- 北京JDG - 北京京東英特爾電子競技中心
- 蘇州LNG - 蘇州陽澄國際電競館
- 深圳NIP - 深圳布吉文體中心
- 西安WE - 西安曲江電競中心
內外援選手
根據LPL規章,每一隊同一場賽事中,內援或外援選手合計最多只能兩人出賽。
具台灣、香港、澳門居民身分者,可於首次登錄時選擇登錄LPL賽區或PCS賽區(LMS職業聯賽中止前為LMS),且登錄後不可更改;登錄為LPL賽區選手的以上身分者將被視爲與持有中國大陸身份證的選手無異,登錄為PCS賽區選手的以上身分者將視為「內援」選手[9],。
其它地區2016年8月1日之前已經參賽LPL的選手達到要求可申請為本地選手,之後的選手除非獲得中國公民身分否則一律視為「外援」選手。[10][11]
歷屆決賽與FMVP
排名 | 隊伍 | ![]() |
![]() |
---|---|---|---|
1 | EDG | 6 | 2 |
2 | RNG | 5 | 4 |
3 | JDG | 4 | 2 |
4 | BLG | 2 | 1 |
5 | TES | 1 | 4 |
6 | FPX | 1 | 2 |
6 | IG | 1 | 2 |
6 | OMG | 1 | 2 |
7 | LGD | 1 | 1 |
7 | PE | 1 | 1 |
8 | WE | 1 | 0 |
歷屆決賽舉辦地
歷屆冠軍戰隊及上場隊員
歷年最佳陣容
歷屆季後賽前四名及全球總決賽資格
賽事官方解說及主持人
參考資料
注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