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爾·列寧全聯盟先鋒組織(俄語:Всесоюзная пионерская организация имени В. И. Ленина,ⓘ)是1922年—1991年蘇聯的先鋒運動組織,成員年齡為10—15歲。
弗拉基米爾·列寧全聯盟先鋒組織 Всесоюзная Пионерская организация имени Владимира Ленина | |
---|---|
成立 | 1922年5月19日 |
解散 | 1991年 |
意識形態 | 馬克思列寧主義 |
母黨 | 蘇聯共產黨 |
母組織 | 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 |
團歌 | 《燃燒吧,營火,藍色的夜晚》 |
歷史
1917年十月革命後,一些俄國童軍轉向了布爾什維克一方,布爾什維克隨後成立了一些與童軍類似的兒童組織,例如少年共產主義者(俄語:Юные Коммунисты,ЮК)等。
在1917至1921年的俄國內戰期間,大多數童軍的負責人和童軍在白軍一方抗擊紅軍,並且不願意接受蘇維埃制度。最終他們離開了俄羅斯或是轉入地下活動。然而,隨着蘇聯共青團持續尋找童軍活動的殘餘,地下活動並未能持續多長時間。1918至1920年的全俄青年共產主義者會議提出要在蘇聯根除童軍運動並建立一個共產主義性質的類似組織,為蘇聯兒童教授共產主義思想。[1]
俄國教育部負責人、列寧妻子娜德斯達·克魯普斯卡婭為蘇聯少先隊的建立貢獻很大。1922年她寫了一篇名為《俄羅斯少年共產主義者和童軍聯盟》的文章。然而,留下來支持紅軍和共青團的童軍負責人建議以「先鋒」命名這一組織,並且說服共青團保留童軍「準備着!」這一口號,並將其修改為「時刻準備着」。[2]
1922年5月13日,莫斯科童軍的領導人[3]同意建立一個以童軍結構為參考的兒童共產主義組織,並將其命名為「少年先鋒隊。」
1922年5月19日,第二屆全俄共青團會議通過了童軍領導人的建議,並且決定「重新組織童軍運動以建立一個新的兒童組織」[4]。隨後幾年中許多曾經的童軍負責人建立了少先隊小組。1922年10月合併了斯巴達克少先隊組織(俄語:Юные пионеры имени Спартака),並在1926年3月開始以列寧命名。
象徵
- 蘇聯少先隊的紅領巾最早並不通過打結佩戴,而是使用專門的金屬領巾結,上面繪有一個在鐮刀錘子背景下的篝火圖案,五塊原木象徵五大洲,火焰代表共產國際,象徵革命之火將點燃五大洲,並以「時刻準備着」(Всегда готов! )環繞。[5]
- 但1930年代末開始,蘇聯境內廣泛流傳着一個傳言:仔細觀察領巾結上的火焰能看到納粹的卐字標誌和托洛茨基肖像,火焰組成的「З」字母象徵季諾維耶夫。由於這些傳言,一些學校和夏令營停止要求少先隊員使用領巾結,而直接打結佩戴。共產國際解體後,領巾結更加不合時宜。蘇共中央和內務人民委員部曾調查這一傳言,但無果而終。1960年代早期,領巾結被徹底廢除。[6]
- 弗拉基米爾·列寧全聯盟先鋒組織的頌歌是《燃燒吧,營火,藍色的夜晚》。
少年宮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