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芬蘭獨立日(芬蘭語:Suomen itsenäisyyspäivä,瑞典語:Finlands självständighetsdag)是芬蘭的國慶日,以紀念芬蘭在1917年12月6日取得獨立。獨立日是一個非常隆重莊嚴的慶典,它跟懷念在戰爭中為國捐軀的人相關。在獨立日里已形成一些年度傳統,如從第一任總統開始就有的共和國總統獨立日招待會[1]、軍隊閱兵式、火炬遊行以及一個新的傳統:電視播放《無名戰士》電影。
從1919年開始在12月6日設置獨立日,當時在學校、法院及政府部門中是法定休息日。1929年起該日成為帶薪假日,1937年起成為全國性的法定假日和休息日。獨立日是升旗日[2]。
芬蘭在1917年12月6日從俄國獨立。布爾什維克在1917年11月7日至8日發動十月革命奪取了俄國的政權,同時1917年12月4日由斯溫胡武德領導的政府發布了芬蘭獨立宣言。芬蘭議會在12月6日以100-88的票數通過了獨立宣言。
在芬蘭獨立後的開始階段芬蘭各派對哪一天算作是獨立日有不同的意見。右派人士認為芬蘭是在內戰結束後才真正脫離俄國,因此想在白軍勝利日閱兵式的5月16日慶祝芬蘭獨立。而左派人士則認為11月15日為獨立日,因為代表芬蘭民意的芬蘭議會是在1917年11月15日宣示行使芬蘭最高權力。另外學術界人士則在獨立宣言通過一周年的1918年12月6日舉行獨立周年慶祝活動。[1]
自1919年後才開始大範圍內在12月6日慶祝獨立日。芬蘭政府在當時決定該日為政府部門、學校和法院的休息日。1929年通過法律決定該日為全國性的帶薪休息日。1937年制訂了有關慶祝獨立日的法律,該日定為全國性的慶祝日和休息日。根據規定,獨立日為帶薪休息日,如果沒可能休假的話,需像在周日工作那樣除工資外加付補貼[3]。
獨立日是正式的升旗日。不像冬天裡其它升旗日那樣在日落時收旗,獨立日那天是在20:00收旗[2]。
芬蘭獨立差不多有一百年左右,多年的慶祝活動當中有些逐步已成為慶祝獨立節的傳統。[4]
芬蘭獨立日慶祝的特徵是由政府組織的隆重活動。獨立日的各種慶祝活動源自沙皇時期。沙皇皇家節慶日里有舉辦招待會、閱兵、火炬遊行和教堂禮拜的傳統。在芬蘭獨立後的前幾十年裡這些慶典活動帶有強烈的右派色彩。右派也曾想把在芬蘭內戰中勝利一方的慶祝日當作獨立日。在冬季戰爭之前雙方才開始在獨立日里有共同的體會和回憶。由政府主導以及戰爭的威脅使獨立日慶典變得隆重起來。這個特徵在戰後越發明顯,在獨立日里同時也紀念在戰爭中為國捐軀的英雄。和在冬天裡的獨立日慶祝方式完全相反的是在春季慶祝的瓦普節(芬蘭的五一節),在瓦普節里人們為迎接春天的到來而狂飲作樂。[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