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北區公園國民小學(簡稱公園國小)為臺灣臺南市北區的一所市立國民小學,歷史可追溯至1898年設立的臺南小學校。臺南小學校最初設置在臺南孔廟內,之後陸續搬遷及更名,在1923年才搬到了公園國小現址,因為位於花園町,因此校名取為「花園尋常高等小學校」。二次大戰後,學校本身廢除,由北區第二國民學校[註 1]遷入接收,為今天的臺南市立公園國民小學[1],校內的「原花園尋常小學校本館」於民國九十二年(2003年)7月10日被公告為臺南市歷史建築[3]。
臺南市北區公園國民小學 | |
---|---|
地址 | 臺灣 臺南市北區公園路 |
郵遞區號 | 704033 |
類型 | 公立,市立國民小學 |
隸屬 |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 |
創辦日期 | 1898年 |
學區 | 北區公園里、北華里、長興里、大興里、小北里、正覺里、北門里、大光里 |
教師人數 | 35 |
職員人數 | 正式職員工: 6、正式教師:32 |
年級 | 幼兒園、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補校 |
學生人數 | 469(2024/7/31) |
班級數 | 28 |
電話號碼 | +886 6 222 3291 |
傳真號碼 | +886 6 224 7547 |
學校網址 | www |
沿革
臺灣日治時期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10月1日,台南小學校設立,為專供日本人就讀的學校[2],最初是借用臺南孔廟的明倫堂與府儒學上課,是為臺南國語傳習所附屬尋常高等小學校,最初有學生40人。1901年4月,小學校遷移到新建於柱仔行街的校舍及職員宿舍(原址現為臺南市美術館一館)。1902年4月1日,學校改稱臺南尋常高等小學校。1904年7月,由於臺南師範學校廢止,其位於西竹圍 (後來的竹園町)的校舍改由臺南尋常高等小學校使用;而柱仔行街的校舍在後來改由臨時臺灣糖務局臺南支局使用,而在糖務局被裁撤後,在1908年改為臺南尋常高等小學校分教室[4]。
到了大正五年(1915年)4月設立了台南第二尋常小學校後,臺南尋常高等小學校的校名因此改為「台南第一尋常高等小學校」,而在大正十年(1921年)4月因教育制度改變,又更名為「竹園尋常小學校」[1]。後來台南州立第二中學校成立,於大正十二年(1923年)接收竹園尋常小學校校舍,原本的小學則遷到建於花園町的新校舍,改稱「花園尋常高等小學校」[1]。1941年4月1日,學校改制為「花園國民學校」。
另外,此校是台南地區最早設立的小學校,因此也是臺南多所小學校的起源,例如1909年設立安平派遣教授所、1910年設立蕭壠分教場(隔年改為蔴荳分教場);1911年設立安平及大目降分教場、北門嶼派遣教授所;1913年設立阿公店及灣裡分教場、六甲、噍吧哖、蕭壠派遣教授所,在之後皆獨立為小學校[4]。
二次大戰後,學校本身隨日人引揚而被廢除,原校舍由北區「公園國民學校」(原為伏見國民學校,1946年改為第二國民學校、1947年改為公園國民學校,原址為今延平國中)在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遷入,即今天的公園國小[1]。公園國校在遷入後二年,便對校舍在戰爭中毀損部分予以整修,而學校在1968年因國民義務教育實施,改為「公園國民小學」。民國六十三年(1974年)時整修了門廊及中央的立面部分[1]。近年則將屋頂換成金屬,並將正面復舊[1]。
原花園尋常小學校本館
該建築坐東朝西,除門廊與南北兩端略為突出外基本上是一字形建築,於東西兩面皆設有走廊,樓梯位於南北兩端[1]。一樓川堂兩側為辦公室,二樓為教室[1]。門廊為三拱圈形式,後接川堂,上面有直立壁柱,屋簷下設有十座具裝飾性的托架[2]。兩翼部分一、二樓各有五個拱圈,不過一樓是圓拱形式,二樓則是弧拱形式[2],拱柱於一二樓間有白色橫帶做裝飾[1]。至於兩端的樓梯間在二樓也有兩條白色橫飾帶[1]。
歷任校長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註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