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反思(英語:Self-reflection)是一種觀察和評估自我感知、情緒和行為的過程。在心理學中,歸功於威廉·詹姆士的工作,有一些特定的術語被用於指代這一過程,例如「反思意識(reflective awareness)」和「反思認知(reflective consciousness)」。[1][2]
自我反思依賴一系列認知功能,其中包括內省和後設認知,這些功能自嬰兒到青少年時期一直持續發展,它們能夠影響個體與他人的交互,以及所作出的抉擇。[3]
自我反思還與哲學上的意識研究相關,包括廣泛意義上的感知和意識,以及心靈哲學。自我反思的概念非常久遠,距今3000多年的德爾斐箴言就曾告誡人們「認識你自己」。
歷史
人類對自身的認識可能與用於指代人類的古老詞語的起源相關。例如拉丁語中用於表示人類的homo前綴意指「在地上的」,或許它與那些「在天上」的存在相對。希臘語 ἂνθρωπος(*Anthropos)意指「視線低垂」,或許它與一種更高,更神聖的視角相對。
前三千紀的古埃及王朝開始出現與來世信仰相關的記載,並伴隨着一種相信今世所作的行為能夠影響來世存在的信念。人類自我意識的甦醒伴隨着的是一種強烈的悲觀主義。例如,在希伯來聖經的創世紀1:28,即使上帝向人類許諾了美好的未來,但個體卻仍無法擺脫生命的脆弱與短暫。而在傳道書中,作者甚至哀嘆人類所有努力的必然消亡。
普羅泰戈拉曾作出一個著名的論斷: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4]蘇格拉底推崇古老的諺語「認識你自己」,然後他開玩笑說,人的定義是「沒有羽毛的兩腳動物」。[5]亞里士多德則認為,人是一種「社會動物」,也即強調人類本性中強大的社會構建能力,正是這種能力使人類成為了一種「承載思想的動物(理性動物)」[6],這種觀點或許也影響到了後來的動物分類學,從而將人類被歸為「智人」。
天主教會主導了歐洲中世紀的思想,它認為雖然人的本質為善,並且源於上帝的恩典,然而卻因貪慾而被玷污,帶上了罪的印記,只能祈求在其死後獲得完滿。13世紀的教宗依諾增爵三世在其作品《論人世苦難》中描述了世間苦難的本質,但吉安諾佐·馬奈蒂藉助《論人的尊嚴與卓越》駁斥了教宗的觀點。
著名劇作家莎士比亞曾在《哈姆雷特》中表達對人類的讚嘆[7]:
人類是個多麼美妙的傑作, 它擁有著崇高的理智,
也有無限的能力與優美可欽的儀表。 其舉止就如天使, 靈性可媲神仙。
它是天之驕子, 也是萬物之靈。 但是, 對我來講, 它豈不是朽如糞土?
勒內·笛卡爾也提出過著名且簡潔的論斷:我思考,所以我存在(法語:Je pense donc je suis)。[8]這句話不是對人類整體的評價,但很顯然,它折射出了人類進行理性推理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就是自我反思的潛在來源。
現代的基礎源於啟蒙時期,而啟蒙的信念是構建在康德的「人之所以高於動物,是因為他的自我意識,因為他是『理性動物』」之上的。為反抗19世紀的傳統,卡爾·馬克思提出了「人是勞動動物」的論斷。而20世紀早期,弗洛伊德提出,人的很大一部分行為都取決於潛意識的作用。
影響
自我反思是個人與內在自我的交流。當一個人分析自己的性格或行為時,他也是在分析這些行為的成因,預估其結果的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對後續行為進行規劃。這類自我交流行為已被證明可以增進人的自我掌控能力,並帶來愉悅的感受。[9]
自我反思的益處體現於許多方面。首先,自我反思能夠減少個體的情緒波動。反思所需的內部視角可以為情緒增添兩種情緒商數:自我意識和自我概念。[10]自我意識有助於人們理解自己的感受、優點、缺陷、動機以及目標,並認識到自身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影響。自我概念則有助於人們控制並轉移自己的消極情緒和動機,並調整自身行為以適應當前處境。這些能力同時有助於私人生活和個人事業。
其次,自我反思有助於個人自尊的建立,並引導他作出更加合理的抉擇。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需要同時處理許多複雜的事務,例如會議、旅行、家庭關係,社交網絡,自我需求,等等。個人自尊在這些事務中起着關鍵的作用,它能夠促進抉擇,增進交流效率,並建立更強的個人影響力。當人們對自身品質的思考越多,他們就越能夠在行為中表現出自信力,而且他們也能從自身優點中獲得愉悅,並注意到那些需要改進的方面。
再者,自我反思需要一種對自我的誠實。這種誠實的態度有助於他們更好地理解過去的經驗,增進個人成長,基於所學到的東西來作出更好地決定。
同時,自我反思也有助於人們對將來生活的適應。自身行為以及其所造成的後果是一類極佳的教材,藉助回憶與分析,它能夠增強人們對事件的洞察力。[11]一個自我反思的人可能會問自己:是什麼因素在這些經驗中起着主導作用,我應該如何增強這類因素?這種反思需要包含對事件不同階段——發生前,發生時,發生後——的思索,分歧其中發生的變化。
最後,自我分析可以造就更加積極的心態。藉助自我分析,個人可能會試圖保持自身觀點與想法的積極性,但他們也必須對自身保持坦誠的態度。人們可以從自我反思中看到導致自我責備,或自我厭惡的負面後果,所以他們可能會避免進行消極的自我對話,以防其阻礙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進步。
與清醒的關係
十二步項目是一種基於自我反思的治療方法,米歇爾·弗里德曼的文章指出,自我反思有助於成癮患者的康復。[12]一項涉及十二步項目的實驗通過寫日記的方式研究了自我反思的作用,受試者(一些不同年齡與性別的酒精、藥品或食物成癮患者)不僅需要寫日記,還被要求閱讀他們過去的日記內容。研究結果指出,相比對照組,記錄和閱讀日記的受試者表現出更高的治療參與度。[13]
另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