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神經系統疾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腦性麻痺(英語:Cerebral palsy,縮寫:CP),又稱腦性癱瘓、大腦麻痺,或簡稱腦麻、腦癱、腦超特麻[來源請求],形容的是在幼年早期出現的永久性運動障礙統稱,徵兆與症狀都因人而異。常見的運動性傷害包括肌肉協調性差、肌肉僵直、肌無力、吞嚥及說話困難,以及顫抖等症狀;同時患者也可能會有觸覺、視覺,及聽覺等感官損失。通常患有腦性麻痺的嬰孩不會如相同年紀的幼兒般,會有翻身、端坐、爬行或走路的能力。三分之一罹患腦性麻痺的病人,可能會有認知障礙或是癲癇。雖然這些症狀可能在出生初期就開始出現,但上述的原發性病徵並不會因為年紀增長而變得更嚴重[3]。
腦性麻痺 Cerebral palsy | |
---|---|
患有腦性麻痺的兒童 | |
症狀 | 協調不良、痙攣狀態(肌肉僵直)、肌肉無力、顫抖[1] |
併發症 | 癲癇發作、智能障礙[1] |
起病年齡 | 孩童早期[1] |
病程 | 終身[1] |
類型 | 腦病變、大腦萎縮、麻痺[*]、疾病 |
病因 | 經常未知病因[1] |
風險因素 | 早產、雙胞胎、懷孕期間某些感染、難產[1] |
診斷方法 | 基於孩童的發展[1] |
治療 | 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言語治療、矯正術、外科手術[1] |
藥物 | 地西泮、氯苯氨丁酸、肉毒桿菌毒素[1] |
盛行率 | 2.1人/每1,000人[2] |
分類和外部資源 | |
醫學專科 | 小兒科、神經內科 |
ICD-9-CM | 343.8、343.9 |
OMIM | 603513 |
DiseasesDB | 2232 |
MedlinePlus | 000716 |
eMedicine | 1179555、310740 |
腦性麻痺是因腦部發育異常或腦部用來控制移動、平衡和姿勢的部位受損所導致[3][4]。這些問題最常出現在懷孕時,然而也可能出現在生產或剛生產完的時候,病因大多不明。風險因子包括早產、本身是雙胞胎、懷孕時感染特定疾病如弓蟲症或風疹,懷孕時暴露在甲基汞中、分娩困難及出生後的前幾年受到頭部創傷等等[3],約2%的案例據信是因遺傳導致[5]。根據出現特定的病徵,腦性麻痹可以分類成不同的亞型。舉例來說,有僵硬肌肉的病人得的是痙攣性腦性麻痺,協調能力差的是運動失調性腦性麻痺,有扭曲動作的是徐動性腦性麻痺。診斷結果根據孩童隨時間的發育而定。血液檢驗及醫學影像可用來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3]。
腦性麻痺其實是可以藉由讓孕婦接受疫苗注射來進行預防,而避免幼兒腦部受傷也是可達到預防效果。目前沒有可完全治癒腦性麻痺的方法,但支持性療法、藥物治療以及手術可多少給予不同病況的患者協助。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與言語治療都是會考慮使用的醫療手段。藥物如地西泮、貝可芬,和肉毒桿菌素等能幫助紓緩緊繃的肌肉會進行的手術包含延長肌肉與切除過度活躍的神經。在很多時候,外矯型器與其他輔具皆是病人的好幫手。只要經過適當的治療,部分的病童可以擁有接近正常成年人的生活常常會有患者選擇使用替代療法,但這些療程都沒有任何研究可支持他們的實用性[3]。這一種腦損傷是不可逆目前無法治癒。通過治療後改善症狀
腦性麻痺是孩童中最常見的運動失調症[6]。每1000個新生兒約有2.1個會得到這種病[2]。腦性麻痺從古典時期就有歷史紀錄,最早的描述記錄在西元前5世紀希波克拉底的作品中。對此種疾病症狀的廣泛研究從19世紀的威廉·約翰·利特開始,痙攣性雙癱也由他的名字命名為「Little disease」[7]。威廉·奧斯勒則最早將該病命名為「腦性孩童麻痺」(zerebrale Kinderlähmung)[8]現在正在檢視一些可能的治療方式,包括幹細胞療法。然而這種療法安全性及效果仍需更多研究[3]。使用臍帶幹細胞輸液的研究正在進行臨床試驗。 迄今為止,結果表明,除了標準治療外,接受幹細胞治療的兒童在運動功能方面有更大的改善。 在短期內,治療似乎是安全的。
可分為五類
因腦部損傷的情況不同,影響亦會不同:
作用:減低痙攣情況
作用:減低痛楚、增強活動功能、方便家人照顧
- 製造矯形器具,如:腳托、鞋墊、腰封、企架等。
- 工作: 評估 找出問題 訂定目標(寫於手冊內通知家長)提供治療編定治療項目
- 評估方法
‧ GMFM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
> 大肌肉功能評估
> 外國設計,國際上普遍採用。
> 5個範疇:躺臥、坐立、爬行及跪立、站立、步行及平衡
> 在每個範疇,需完成不同的動作。
> 評估完畢,可計算總分,以方便將來比較。
‧ 評估表
> 肌肉張力
0至4分,
0分:肌肉張力正常;
4分:肌張力極高、肌肉僵硬、不能伸展
> 關節柔韌度
包括上下肢關節及腰部的活動幅度
> 關節控制
如伸直膝關節、腳掌向上提、手腕向上提等
> 異常反射動作
如陣攣、不對稱頸張力反射 (ATNR)
> 肌肉力量
可用儀器或人手量度
如用人手量度,可分為0至5分,
0分:完全不能發力
5分:正常力度
> 步姿
速度、步幅、姿勢
- 治療
‧ 個人體能發展
> 肌肉力量及耐力訓練
如:仰臥起坐、拱橋、舉沙包、踢沙包、利用大波鍛鍊背肌、跑步機、踏步機、健身單車等。
電療:利用電流刺激肌肉收縮,可用於肌肉力量或肌肉控制很弱的人。
> 加強關節的活動幅度
伸展運動,尤其針對容易攣縮的肌肉。
被動式伸展運動:由治療師拉筋
常用於年紀較小或能力較差的人
企架、手紮、腳紮等
主動式伸展運動:自己作伸展運動
常用於年紀較大和能力較好的人
**應建立正確概念及習慣:普通人也和腦性麻痺症患者一樣,需每天作適當的伸展運動,以保持關節和筋肌的靈活程度。伸展運動需陪伴腦性麻痺症患者一生。
> 平衡及協調訓練
如:單腳企、行平衡木、企搖搖板、拋接球、用球拍拍球、踢波、一字腳企、不同的跳躍動作等。
> 肌能發展
如:爬行、跪、單膝跪、企、蹲低、行路、上落樓梯、跳等。
‧ 融入社會需要
> 為增進獨立自主能力,會安排及教導使用輔助器具、輪椅、電動輪椅及手推車等。
> 如有需要,安排家居改裝。
病情發展
家居運動
預後
腦癱患者智力不一定低下,有些腦癱患者可以通過努力到達很好的認知水平,比如一位中國高考學生莫天池在高考中成績達604[9];香港填詞人喬星亦為腦性麻痺患者,其會考成績為3A,並考入香港中文大學[10]。
2024年12月在中國大陸上映的電影《小小的我》中刻畫了一位行動不便但智力水平很高的腦癱患者劉春和(易烊千璽飾)的形象,他通過自身努力,在高考中取得了超過一本線80多分的優異成績,被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專業錄取。2025年1月3日,新華社新媒體團隊與《小小的我》團隊發布短片《別叫我腦癱》,呼籲停止使用「腦癱」這一污名化的稱呼,改為中性的「五慢症」(出自清代張璐《張氏醫通·卷十一》:「五遲者,立遲、行遲、齒遲、發遲、語遲,是也」[11]),避免將腦癱與智力障礙聯繫在一起[1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