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有胎盤類哺乳動物大腦中連結兩半球的橫行纖維組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胼胝(ㄆㄧㄢˊ ㄓ)體(拉丁語:corpus callosum,意為「堅韌的身體」)是真獸類哺乳動物大腦中的橫行神經纖維束,連接左右兩個大腦半球,兩半球之間的通信多數依賴它進行。在真獸類的大腦中,胼胝體是最大的聯合纖維暨白質帶,含有2–2.5億個神經纖維。非真獸類哺乳動物,如單孔類和有袋類動物均無胼胝體。
胼胝體最後側的部分叫做壓部(splenium),最前側的部分叫做膝部(genu)。壓部和膝部之間的部分稱為主體(body)或幹部(trunk)。壓部和主體之間的部分往往相當窄,因此被稱為峽部(isthmus)。胼胝體嘴(rostrum)指的是膝部下方向後延伸的部分,因形似鳥喙而得名。
胼胝體內的纖維包含連接兩個大腦半球各個葉的纖維。比如胼胝體前部主要包含連接兩側額葉的纖維,後部主要包括連接兩側枕葉和頂葉的纖維。
在胼胝體的兩側神經纖維放射性傳入白質,它們穿過大腦皮質的不同部分,從膝部傳入額葉組成胼胝體輻射線額部,傳入枕葉的被稱為胼胝體輻射線枕部。這兩個部分之間是纖維的主體,它們被稱為腦毯,它們向兩邊傳入顳葉,覆蓋側腦室的中心部分。
膝部的軸突比較細,它們連接大腦兩側之間的前額葉皮質。這些纖維從腦毯中像分叉一樣浮現。主體的軸突比較粗,它們連接大腦皮質運動區的不同部分。胼胝體的大部分連接輔助運動區,包括布若卡氏區。壓部的纖維傳送大腦兩個半球頂葉的體感信息和枕葉的視覺皮層之間的信息[1][2]。
胼胝體伴周圍神經發育不全是一種少見的先天性障礙,是人最常見的大腦疾病之一[3]。患這種病的人胼胝體部分發育不全或者完全沒有。一般在出生後兩年內可以確診胼胝體伴周圍神經發育不全。大多數患者在嬰兒期或兒童時期會體現嚴重病症,比較輕的可能在青年時期才有病症出現,也有些只是偶然發現的。最早的病症包括痙攣,此後可能會在吃飯時出現問題,以及很晚才能把頭抬起來,坐起來,站起來或者行走。其他病症可能包括智力和體力發育不正常、手眼協調、視覺和聽覺記憶出問題等。腦水腫也可能出現。在輕微的情況下可能多年不出現痙攣、語言重複或頭痛等現象。
胼胝體伴周圍神經發育不全一般不致命,其治療主要針對病症,如頭痛、痙攣等。雖然許多孩子可以保持一般的生活並擁有平均智力,但是仔細的神經心理測試可以顯示出與同年齡和教育但是沒有患病的孩子之間高級大腦功能的微小差別。有發育延遲和痙攣的胼胝體伴周圍神經發育不全孩子也要檢查是否有新陳代謝問題[4]。
胼胝體伴周圍神經發育不全也包括部分發育、病態發育和發育不全(包括太薄)。
在過去一百年裡許多學者和愛好者研究和討論胼胝體的性別差異。20世紀初的研究說男子與女子的胼胝體大小不同。這個結果受到質疑。後來更加高明的圖像技術似乎反駁早先的性別差異。但是1990年的先進電腦神經解剖學分析技術證明胼胝體的性別差異是明顯的,但是僅僅局限於一定的部位,而且它們與一定測試的認知能力有聯繫[6]。最近的磁共振成像技術發現,如果用科學方法將男女大腦的大小調整至一致後,女子的胼胝體正中矢狀截面平均比較大[7]。
近年來考察人的思想的形式和功能的方法不斷提高和擴大。比如除傳統的磁共振成像技術外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也被用來分析生理,這樣可以研究分子滲入或者滲出一個特殊區域或者組織的速度、滲透的各向異性和新陳代謝的速度。這些數據與人胼胝體的結構和微結構的性別差異數據一致[8][9][10]。
磁共振成像也被用來做特殊的三維數學關係分析,其結果發現與性別之間差別的數據一致[11][12]。在一篇回顧里特殊算法發現70%重要的性別差別[13]。
有報道說音樂家較非音樂家的胼胝體前部較大[14]。另外左手或者兩手同利的人的胼胝體比右手的人的胼胝體大0.75平方厘米,或者11%[15][16]。這些區別集中在胼胝體的前部和後部,壓部則沒有區別[15]。其他研究顯示胼胝體的大小與語言記憶能力和語義編碼測試結果有關[17]。患有失讀症的孩子的胼胝體比較小和發育比較弱[18][19]。
在一段發育重要的時期音樂訓練會提高胼胝體的體積。這說明左右手的調諧提高、白質的結構變化和運動和聽覺的體積提高,幫助未來的音樂訓練。研究發現6歲前就開始音樂訓練的孩子(至少獲得15個月的訓練)的胼胝體體積提高,在11歲以前獲得音樂訓練的成年人的雙手調節提高[20]。
胼胝體切開可以用來減輕癲癇的症狀[21]。一般在大腦一側發生發作或者強直-陣攣性發作導致兩個半腦之間電流的情況下會採取這個措施。在做手術前神經學家、神經外科醫生、心理學家和神經放射醫生使用腦電圖、核磁共振成像、正電子發射電腦斷層掃描等來考察手術的可能性[22]。
胼胝體前部破壞可能導致動性緘默症或觸覺命名障礙。胼胝體後部破壞可能導致不帶失寫症的失讀。
補充資料:
大腦分為兩半,胼胝體連接這兩半。把胼胝體切開可以幫助癲癇病人減輕發作程度,因為在一個半球的發作不會蔓延到另一個半球里。但是這個手術本身很危險。
第一個研究胼胝體的是費城外科醫生比恩,1906年他認為「胼胝體特別大的人可能特別聰明」,並認為男子和女子有明顯區分。可能與當時的政治氣候相關他必須說不同人種胼胝體的大小不同。最後他自己待的實驗室的主任富蘭克林·默爾否認了他的理論[23]。
1982年拉爾夫·哈羅維在《科學》上發表的文章認為人腦形態的區別與智力有關獲得了很多主流媒體的注意[24]。1992年《時代》發表的一篇文章說「由於女子的胼胝體往往比男子的寬,它可能允許兩個半球之間更多的交談,這也許是婦女直覺的基礎。」[25]
最近的心理學發表懷疑胼胝體的大小是不是真的有差別。對1980年以來49份研究的薈萃分析發現不論是不是考慮男子的大腦大一些胼胝體並沒有性別差異[23]。2006年一份使用片層磁共振成像的研究發現胼胝體沒有大小差別[26]。
在哺乳動物中,僅真獸類生有胼胝體,單孔類和有袋類不具胼胝體[27]。其他脊椎動物,如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魚類也無胼胝體。這些無胼胝體的動物有其他結構使兩個半球相互通訊,如單孔類主要依賴前連合[28][29],牠們的前連合包含所有連接新皮質的神經纖維[30]。靈長類動物的神經傳導速度由髓磷脂對神經的覆蓋度決定,覆蓋度越高,軸突的直徑就越大。在大多數靈長類動物中,大腦越大其軸突的直徑也越高,以補償大腦各部分之間的距離,如此大腦便能協調感受和運動。從黑猩猩到人類大腦體積的增長沒有導致更高的髓磷脂覆蓋度,但胼胝體的髓磷脂覆蓋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