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廓出口症候群(Thoracic outlet syndrome)簡稱TOS,是位於胸廓入口英語Thoracic inlet(下頸到腋窩的通道,臨床上會稱為「胸廓出口」)的神經血管束(包括臂神經叢鎖骨下動脈鎖骨下靜脈英語Subclavian vein)受到壓迫而引起的症狀[1]。分為三種主要類型:神經型、靜脈型、動脈型[1]。神經型是最常見的一種,會有疼痛、無力、有時會有拇指基部肌肉英語Thenar eminence流失的現象[1][2],靜脈型造成手臂水腫、疼痛、發紺[2]。動脈型則造成手臂疼痛、發冷、蒼白英語Pallor的現象[2]

Quick Facts 胸廓出口症候群 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症狀 ...
胸廓出口症候群
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Thumb
臂神經叢的前視圖
症狀疼痛、無力、拇指基部肌肉英語Thenar eminence流失、水腫、疼痛、發紺、發冷、蒼白英語Pallor[1][2]
起病年齡二十至五十歲[1]
類型神經型、靜脈型、動脈型[1]
病因胸廓入口英語Thoracic inlet(下頸到腋窩的通道)的神經血管束受到壓迫[1]
風險因素創傷重複的手臂運動腫瘤懷孕、或是人類變異性[1]
診斷方法神經傳導測試英語Nerve conduction study以及醫學影像[1]
鑑別診斷旋轉肌袖撕裂英語Rotator cuff tear頸椎間盤異常、纖維肌痛多發性硬化症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1]
治療止痛藥、手術[1][2]
盛行率~1%[3]
分類和外部資源
醫學專科胸腔外科學
DiseasesDB13039
MedlinePlus001434
eMedicine316715、​96412
Orphanet97330
[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
Close

胸廓出口症候群可能源自於創傷重複的手臂運動腫瘤懷孕、或是人類變異性(例如頸肋英語Cervical rib的現象)[1]。必須藉助神經傳導測試英語Nerve conduction study以及醫學影像來協助診斷[1]。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狀的原因包含旋轉肌袖撕裂英語Rotator cuff tear頸椎間盤異常、纖維肌痛多發性硬化症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1]

神經型胸廓出口症候群的初步治療包含以運動強化胸部肌肉與改善姿勢[1],例如萘普生之類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可用來減緩疼痛[1]。外科手術是處理動脈型與靜脈型胸廓出口症候群的主要方法,也可以使用在其他治療方法無法改善之神經型胸廓出口症候群[1][2]。可能會用抗凝血劑來防止血栓產生[1]。這個症候群影響了約1%的人口[3],發生在女性的比例較男性高,且主要發生於20~50歲之間[1]。這個病症最早的描述出現在1818年;而現今使用的「胸廓出口症候群」(thoracic outlet syndrome)一詞則最早於1956年開始使用[2][4]

相關條目

  • May-Thurner綜合徵:涉及左側髂總靜脈的類似壓迫型疾病
  • 背包麻痺英語Backpack palsy:涉及長胸神經或鄰近臂叢神經的類似壓迫型疾病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