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濙(1375年—1463年),字源潔,號芝軒,直隸武進縣(今江蘇省常州市)人。明朝政治人物,建文庚辰進士,五十餘年間,歷仕六朝,累官至禮部尚書。精研醫學,有《芝軒集》等。諡忠安。
生平
胡濙為建文二年(1400年)進士,授兵科給事中。建文四年(1402年)十月初四日為兵科右給事中。[1]永樂元年(1403年),遷戶科都給事中。建文帝生死不明,一說削髮為僧外逃。成祖派遣胡濙以行醫名義,四處查訪其下落[2],永樂十四年(1416年)還,擢禮部左侍郎[3]。
永樂十六年(1418年)六月,成祖又遣禮部左侍郎胡濙巡江浙,臨行前,皇帝告訴他:「人言東宮多失德」,胡濙暗中調查結果認為並無此事,「以皇太子誠敬曉謹七事密奏之,自是上疑始釋」。永樂二十一年,胡濙似乎已知道建文帝的下落,史載:「帝已就寢,聞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
正統八年(1443年)撰有《敕賜法海禪寺碑記》,任禮部尚書三十餘年,多次丟失禮部官印,其間「失去本部印者凡三度」,最後被劾下獄,「而印偶獲,則部吏所盜也,上始宥之」,不久釋放。正統九年,乞致仕,不予批准。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北征,遇土木之變被俘,當時有廷臣建議南遷至應天府。胡濙則稱:「文皇定陵寢於此,示子孫以不拔之計也。」並與兵部侍郎于謙謀定退敵之策[6][7]。
楊善出使也先,胡濙上言宜附進服食,不予批准。明英宗將歸還時,命禮部具奉迎儀。胡濙等商議派遣禮部官員在龍虎臺迎接,而錦衣衛等則到居庸關護駕,百官均在土城外迎接,諸將則在教場門相迎;時為太上皇的明英宗則從安定門入,進東安門,於東上北門南面坐,明景帝謁見後,百官朝見,太上皇則入南城大內。此建議上奏後,明景帝卻下旨只拍一轎二馬迎於居庸關,至安定門再由錦衣衛法駕,其餘得准。給事中劉福等人稱此禮太薄。明景帝則稱:「朕尊大兄為太上皇帝,尊禮無加矣。福等顧云太薄,其意何居?禮部其會官詳察之。」胡濙則稱:「諸臣意無他,欲陛下篤親親耳。」明景帝答曰:「昨得太上皇書,具言迎駕之禮宜從簡損,朕豈得違之。」至此群臣不再敢言[8]。
當時恰龔遂榮寫書投大學士高谷,稱奉迎宜厚,高谷在朝上請王直等一同觀看,王直與胡濙準備呈上,被都御史王文阻止,後被給事中葉盛發現,並與林聰彈劾高谷、王直、胡濙等人為大臣,有事必須上告,不宜竊竊議論。明景帝於是索要該信。胡濙呈上且進言皇帝亦躬迎安定門外。明景帝不悅,沒有批准。明英宗歸還後,居南城宮。胡濙請明景帝次年正旦率群臣朝延安門,不予批准。明英宗壽節,請令百官拜賀延安門,亦不許。景泰三年,與王直並進少傅,更換太子後,加兼太子太師。王文厭惡林聰,欲下罪殺害。胡濙不肯署名,於是稱病在家。明景帝派人問疾,其對曰:「老臣本無疾,聞欲殺林聰,殊驚悸耳。」於是釋放林聰[9]。
著作
胡濙精醫學,曾與戴元禮講《內》、《難》諸經,推張仲景為醫宗。
有《衛生易簡方》、《芝軒集》、《律身規鑒》等。
《皇明經世文編》輯有《胡忠安奏疏》一卷。
佚事
傳言胡濙生而白髮,善哭,有僧稱其為高僧轉世[11]。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