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永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義永寺,是位處於高雄市三民區寶珠溝旁的一座寺院,[1]屬於臨濟宗,主祀觀世音菩薩,分香於大崗山超峰寺,開證法師為了紀念義敏和尚與永字輩的師父,因此命名為「義永禪寺」。[2][3][4]
歷史
其創建緣起為李龍都(鹽埕人)、李晚子(三塊厝人)、郭馬(澎湖人)、吳永聚(女,旗後人)四位居士,和永忠、永仁、開證等三位法師共同促成,遊說左營望族藍清泰捐贈四合院宅第作為佛寺,由開證法師擔任住持。[5]
義永寺在1959年建設之初的地點與空間規劃都非常適合寺廟弘法使用,但是由於都市快速發展與用地重劃,道路變更拓寬,寺院逐漸被被大樓包圍,[6]現在成為了高雄市區中的清幽之處。
開種法師,俗名李菊,原為高雄樓知名的藝旦,受人所託而掌管義永寺,之後剃度出家,在當時的台灣社會曾經轟動一時,[7][8]義永寺經過開種主持多年來的苦心經營,成功將其打造為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也是義永法脈在高雄市區的重要發展地。[9]
園區建築
興建於1959年,大殿外觀造型與其他的傳統寺廟有明顯不同,呈現泰國寺院外觀相仿的窣堵坡造型。
大雄寶殿中的觀世音菩薩像,據寺廟資料所示為福州派名師盧山軒的陳祿官與其子陳中和共同塑造,體現了傳統福州派工法,目前為南台灣唯一一尊大型泥塑菩薩佛像[10],高雄市政府在2023年在9月底,將其定義為高雄市政府指定的市內一般古物。[11]
出自台灣著名匠師紀淵貴之手[12],此座觀音像高46台尺,下方有池水與四隻猴子[13],位處義永寺大門口與寶珠溝旁,是寶珠溝當地社區早期的活動信仰中心,也是義永寺的代表性建築之一。
為紀念開種和尚尼的師公義敏老和尚所修建的亭子,亭子紅柱上的有對聯「義存社稷盡禎祥樂喜無厭」、「永使眾生多幸福真誠奉公」,象徵著對義永法脈的紀念,目前成為了當地居民的休憩場所。
1965年落成,發生過火災事故拆除,現今的樣貌是日後重建的,主要作為納骨使用。
建立時間較晚,在舍利塔前方以鋼筋水泥作出仿木構造的樑枋及唐破風入口。
主要為處理法會登記、佛事諮詢、安奉牌位與塔位等相關行政事務的機構部門。
齋堂見證了寺院多年來的發展,尤其是「煮食」這項對台灣比丘尼發展佛教事業至關重要的技藝,也是早期佛寺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之一。
是作為寺廟法師過夜休息的所在。
建教合作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