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羅姆
纳粹德国冲锋队领导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恩斯特·尤利烏斯·金特·羅姆(德語:Ernst Julius Günther Röhm,1887年11月28日—1934年7月1日),是德國納粹運動早期高層人士,衝鋒隊的組織者[1]。在納粹黨在德國執政之後,羅姆希望發起二次革命,將商界、社會界和政治界的精英從德國經濟政治的權力職位上趕出去。其更加激進的社會主義傾向越發明顯,與納粹黨領袖希特勒政見越發不合。最終,希特勒在1934年的「長刀之夜」中將其謀殺,並捏造了其企圖政變的陰謀。此後,納粹黨便徹底走上了個人獨裁的道路。
早年經歷
羅姆出生於慕尼黑的一個鐵路警察家庭。他年輕時曾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並由於面部受重傷而留下疤痕。戰後加入反共組織自由軍團。1920年加入納粹黨,協助希特勒組建衝鋒隊。
1923年的啤酒館政變失敗後,羅姆於次年被法院判處入獄15個月,但在判刑後隨即獲釋,條件是保持行為良好。
羅姆曾出國到玻利維亞擔任軍事顧問,後來接受希特勒的邀請返回德國,於1931年初出任衝鋒隊參謀長。
二次革命理論
羅姆及衝鋒隊以「國家社會主義革命」先鋒自居。希特勒當上德國總理後,羅姆及衝鋒隊期望德國會推行激進改革,同時為他們帶來更大權力和回報。
羅姆當時是納粹黨內社會主義派系的最重要人物之一。他們大致上抗拒資本主義,提倡把主要工業企業國有化,「擴大工人對生產資料的控制權」,以及「沒收和重新分配舊貴族等上層階級的財產和財富」,以及社會平等。羅姆提出針對「反動派」的「二次革命」,正如納粹黨以前對付共產黨人及其他政敵那樣。
那些協助希特勒取得政權的商界人物對羅姆的主張感到不安,希特勒迅即向商界保證不會有二次革命。許多衝鋒隊員出身於工人階級,支持推行社會主義路線,對新政府缺乏社會主義色彩感到失望。羅姆曾經公開批評希特勒沒有貫徹國家社會主義革命。衝鋒隊制服顏色是褐色,俗稱「褐衫軍」。希特勒批評衝鋒隊的社會主義傾向,稱這些人實際上是外褐內紅的「牛排納粹黨」。
褐衫軍與後來居上的希姆萊領導的「黑衫軍」即黨衛軍發生爭鬥數場,褐落敗致羅姆失勢。
1934年2月,羅姆要求衝鋒隊與國防軍合併。陸軍大加反對,認為衝鋒隊只是一群烏合之眾,合併會引致軍隊失去榮譽及紀律。
最後,7月1日,羅姆以政變的罪名在監獄中被槍決。但照片顯示羅穿制服中彈倒臥血泊中疑似陣亡。
個人生活
羅姆自稱在1924年發現了自己的同性戀傾向。1931到32年,羅姆成為針對其同性戀性向的新聞宣傳的焦點。各種不同傾向的反納粹者希望,此舉能讓他們打擊希特勒本人,阻止他在政治上的崛起[2]。
他對同性戀的關注點是軍事和戰士,視其為一種將同志情誼與自我犧牲的紀律結合在一起的觀念,與女性氣質明顯區分開來[3]。
1932年3月總統選舉前夕,德國社會民主黨宣傳家赫爾穆特·克洛茨(Helmuth Klotz)公開了羅姆寫給醫生卡爾-京特·海姆索思 (Karl-Günther Heimsoth)的三封信[4] ,信中羅姆承認了他的性取向[5]。此次宣傳活動試圖利用人們當時對同性戀的刻板印象,煽動恐同情緒來抹黑納粹黨人[6]。
在納粹運動早期,同性戀是被默許和需要避諱的[7]。儘管醜聞引發了軒然大波,但希特勒仍然毫不猶豫地站在羅姆面前,因為他所依賴的正是羅姆的忠誠。其後,有醫生發表了「羅姆信件」(Röhm-Briefe)。在信中,他將羅姆的同性戀傾向稱為令人厭惡和變態的,並宣稱其與黨的道德價值觀以及健康的國民體格不相容[8]。1934年,希特勒處決羅姆之後,以其同性戀為由將此案更加正當化,並聲稱自己在1934年才得知此事[9]。羅姆被殺後,納粹黨政府對同性戀者的迫害和屠殺也急劇增加[10]。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