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約安尼斯或約翰(拉丁語:Iohannes;死於425年6月或7月)是423至425年的西羅馬皇帝。
在霍諾留皇帝逝世時(423年8月15日),狄奧多西王朝的另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二世對是否公布他叔父的死訊猶豫不決。在皇位空缺之時,霍諾留的宮廷貴族卡斯提努斯擁立約安尼斯為皇帝。
在成為皇帝前,約安尼斯是行政部門首長或高級公務員。普羅柯比稱讚他「溫和而富有洞察力,行事時也充滿勇氣。」[1]與狄奧多西家族的皇帝們不同之處在於約安尼斯容忍所有的基督教教派。
登基伊始,約安尼斯對帝國的控制就不夠安全。在高盧,他的近衛總長在阿爾勒的一場兵變中被殺。[2] 而阿非利加民事管區伯爵卜尼法斯也扣押了向羅馬運送糧食的船隊。[3]
「約安尼斯統治期間的種種事件與其起源一樣陰暗",約翰·馬修斯如此寫道。他用一章記述了約安尼斯統治期間的已知舉措:約安尼斯在羅馬被擁立,且禁衛軍收到了來自阿尼西亞家族成員的賄賂。隨後約安尼斯把大本營搬到拉文納,他知道東羅馬會從那個方向進攻。約安尼斯還發動了對北非的遠征,結局沒有記載,但可以推斷以失敗告終。在高盧,他似乎因把神職人員交給世俗法庭處理而引起了不滿。[4]
約安尼斯曾試圖與東部皇帝達成協議,但狄奧多西二世擢升年幼的瓦倫丁尼安(無疑受到了瓦倫丁尼安之母普拉西提阿的影響)先為凱撒、後又為奧古斯都的行為打破了和平的幻想。424年,約安尼斯指派他的追隨者中年輕而前途廣大的埃提烏斯前往匈人部落尋求軍事援助。埃提烏斯當時擔任宮廷總管,且曾作為人質在匈人生活。[5]
埃提烏斯離開後,東羅馬的軍隊離開塞薩洛尼基前往意大利,很快到達了阿奎萊亞並駐紮下來。雖然主要信源都認為拉文納在軍隊的進攻中陷落,但安條克的約翰卻記載一個牧羊人帶着阿斯帕爾的軍隊安全穿過了保護城市的沼澤地。[6]斯圖爾特·歐斯特(Stewart Oost)認為阿斯帕爾的父親阿爾達布爾被約安尼斯的士兵俘虜,但他成功勸服了拉文納的守軍叛變。[7]隨後約安尼斯被帶到阿奎萊亞,並被斬手,後被放在驢上在競技場中遊街羞辱。在進一步傷害和羞辱後,約安尼斯終於在425年6月或7月被處決[8]
約安尼斯被處決三天後,埃提烏斯率領一支龐大的匈人軍隊返回。經過一些小規模衝突,攝政的普拉西提阿與他達成妥協,這一協議確定了西羅馬未來三十年的政治格局。匈人得到了獎賞並被遣返,埃提烏斯則得到了軍隊首長(羅馬陸軍總司令)的職務。[9]史學家阿德里安·戈茲沃西寫道「東羅馬陸海軍的強硬分子經歷了惡戰,加上一些叛變陰謀」才擊敗了約安尼斯。[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