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條約可能是指以下的條約之一:
- 維也納條約 (1606年):神聖羅馬帝國、匈牙利-宗教自由
- 維也納條約 (1656年):在第二次北方戰爭中的奧地利-波蘭同盟,無效。
- 維也納條約 (1657年):在第二次北方戰爭中的奧地利-波蘭同盟,有效。
- 維也納條約 (1725年):奧地利、西班牙
- 維也納條約 (1731年):英國、奧地利-結盟。
- 維也納條約 (1738年)(或稱為「維也納和約」):多國-解決波蘭王位繼承戰爭
- 維也納條約 (1809年)(也稱為「申布倫條約」):法國、奧地利-緊隨奧地利在拿破崙戰爭中的勝利而簽訂
- 維也納條約 (1815年):可再細分成以下兩個條約
- 1815年3月25日的維也納條約(又稱「全體同盟條約」),當時奧地利、英國、普魯士與俄羅斯同意投入15萬人上戰場對抗拿破崙。(參見en:wikisource:Declaration at the Congress of Vienna)
- 1815年6月9日的維也納條約(又稱「維也納會議最終方案」),包含了所有在會議上各個歐洲勢力簽訂的個別條約。
- 維也納條約 (1864年):奧地利、普魯士、丹麥-結束第二次什勒斯維希戰爭(普丹戰爭)
- 維也納條約 (1866年):奧地利、法國、義大利
- 奧匈-芬蘭和平條約(1918年和平條約)
- 奧地利國家條約,重新建立奧地利國家
參見
這是一個消歧義頁,羅列了有相同或相近的標題,但內容不同的條目。 如果您是透過某條目的內部連結而轉到本頁,希望您能協助修正該處的內部連結,將它指向正確的條目。 |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