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塔·曼塔天文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簡塔·曼塔天文台是印度最重要、最全面、保存也最完好的古天文台,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世界遺産 [1][2] 。該天文台位於印度拉賈斯坦邦的齋浦爾,是由十九部以固定裝置為主體的天文儀器組成的[1][3]。這些天文儀器是已知古代觀測裝置中的不朽傑作,並在許多方面有着自身的特點[1][3]。天文台中的薩穆拉日晷(Samrat Yantra)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制日晷[4]。
歷史
簡塔·曼塔天文台建於薩瓦伊·傑伊·辛格二世統治時期,於1738年完成 [1][3]。該天文台展現了莫臥兒時代末期印度人對宇宙的認知以及探究天文學的能力[1]。該天文台建築為磚石結構,而天文儀器以磚石和銅器製成[1]。這些天文觀測儀器的原理來自於古代印度梵文典籍,並輔以莫臥兒時期獲得的伊斯蘭天文學數據[3][5]。這些天文儀器使得人們可以利用肉眼觀測星體位置。該天文台既在建築工藝上有創新,又從18世紀印度不同的宗教和社會思想中獲得靈感[1][3]。該天文台是托勒密式定位天文學的一個典型代表[1][3]。
簡塔·曼塔天文台的天文儀器觀測三類主要的天球坐標系統:地平坐標系統,赤道坐標系統和黃道坐標系統。在天文台的天文儀器中,有一台名為卡巴拉(Kapala Yantra)的觀相儀可以對兩種天球坐標系統進行轉換[6]。
在19世紀,天文台曾遭到損壞。陸軍少校及業餘天文愛好者亞瑟·嘉萊特(Arthur Garrett)曾任齋浦爾地區的助理工程師,其於任職期間內曾主持對天文台進行初步維護.[7]。2010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4次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
命名
簡塔·曼塔天文台的名字來自於梵語詞彙「jantar」( 梵語: यन्त्र,意為「裝置,機器」)和「mantar」(梵語: मन्त्रण,意為「諮詢,計算」)。因此「簡塔·曼塔」的字面意思是「計算的機器」 [8]。
登錄基準
該世界遺產被認為滿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
- (iii)呈現有關現存或者已經消失的文化傳統、文明的獨特或稀有之證據。
- (iv)關於呈現人類歷史重要階段的建築類型,或者建築及技術的組合,或者景觀上的卓越典範。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