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步兵師(德語:389. Infanterie-Division)是納粹德國國防軍陸軍的一個步兵師。該師於1942年3月組建[1]

Quick Facts 第389步兵師, 存在時期 ...
第389步兵師
389. Infanterie-Division
Thumb
斯大林格勒周邊的第389步兵師士兵準備發起進攻
存在時期1942年2月至1944年3月
國家或地區 納粹德國
部門陸軍
種類步兵
規模
駐軍/總部布拉格
格言「太陽輪用盾牌和矛,保衛萊茵河,保衛帝國和榮譽」
Der Sonne Rad mit Schild und Speer, dem Rhein, dem Reich zu Wehr und Ehr
標識
師徽章Thumb
Close

戰史

斯大林格勒

該師組建後,於1942年5月調往東線,歸入此後一直在當地作戰。該師於1942年底參與斯大林格勒戰役。它在1942年10月14日對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的戰役中首當其衝,因此遭受了重大損失。幾天之內,該師遭受了無法彌補的毀滅性損失。1943年2月2日,該師在斯大林格勒包圍圈中被圍殲[2]

1943年9月重建為整編師,重建後繼續在東線作戰[3]。1943年底第389步兵師在第聶伯地區進行了代價高昂的防禦戰。

切爾卡瑟

1944年1月25日第389步兵師發現自己處於關鍵境地,當時該師處於第72師以南的前線。在這裡它遭到了烏克蘭第2方面軍的大規模攻擊。第57步兵師黨衛軍第5師一起駐紮在位於斯米拉附近佳斯明河的荒原,佳斯明沼澤之上。它們被被調來支援第389步兵師。然而它們來得太晚了,此時第389步兵師已被摧毀殆盡。由於烏克蘭第2方面軍隨後轉向北上,這4個師(389、72、57、SS第5)[4]第3裝甲師等更南邊作戰的部隊分離,並被推入切爾卡瑟包圍圈

庫爾蘭和普魯士

切爾卡瑟戰役後,該師不得不將裝備移交給第57步兵師,隨後於1944年3月和米洛維茨影子師進行更新和重組[5]。1945年,該師被部署到拉脫維亞北方集團軍群,在那裡參加了庫爾蘭戰役直到1945年2月。隨後它穿過波羅的海到達西普魯士,並與第2集團軍/東普魯士集團軍一起部署在那裡,該師最後於1945年5月在普魯士的海爾半島蘇聯紅軍投降。

師長

More information 任期, 軍銜 ...
任期 軍銜 姓名[6]
1942年2月1日-11月1日 中將 埃爾溫·耶內克
1942年11月1日-1943年1月31日(1943年1月19日起患病) 少將 艾里希·馬格努斯
1943年1月19日-2月2日 少將 馬丁·拉特曼
1943年4月1日-11月11日 少將 歐文·格拉赫
1943年11月12日-1944年3月15日 少將 庫爾特·克魯斯
1944年3月16日-4月1日 少將 保羅·赫伯特·福斯特
1944年4月1日-9月30日 中將 沃爾特·哈姆
1944年9月30日-1945年3月25日 中將 弗里茨·貝克爾
Close

參考資料

外部來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