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泊渡輪稚泊渡輪(日文:稚泊連絡船)是日本铁道部于1923 年至1945 年間營運,往返於北海道稚内和庫頁島大泊之间的铁路渡轮航線。 稚内~大泊:167.0公里(營業距離:210.0公里) 耗時:8小时(1928年 ,1934年12月) 票價:1928年,一等座7.50日元,二等座5日元,三等座2.50日元
南稚內車站稚內站」。不過當時的「宗谷線」,是指由音威子府經由濱頓別抵達稚內的路線(也就是後來的天北線),而本站亦設於現今站房以北約1公里處,即現時稚內港郵局的所在地。1923年5月1日,因稚泊連絡船的開航,稚內站遂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甚至曾開行由函館直達稚內的急行列車。然而,由於稚內站距離稚泊連絡船的搭船
稚內市生鮮市場稚內店 霍庫蘭稚內店 超級批發 稚內機場 稚內港(重要港灣):目前有東日本海渡輪所營運,可前往庫頁島科爾薩科夫的國際航線。在二次大戰前,港口曾經有日本國鐵所經營的稚泊連絡船行駛相同的航線。 北海道旅客鐵道 宗谷本線:勇知車站 - 拔海車站 - 南稚內車站 - 稚內車站(日本最北的車站) 稚內郵局(日本郵政稚內支店併設)
宗谷本線1930年天鹽線併入宗谷本線,原宗谷本線經濱頓別站的路線改稱北見線,即日後天北線。作為往樺太(庫頁島)的聯絡鐵路,在稚內設有往大泊(科爾薩科夫)的鐵路渡輪(稚泊航路(日语:稚泊連絡船))直到太平洋戰爭結束前仍在使用。同時作為流經沿線的天鹽川的水運代替,與各支線共同輸送道北各地產出的木材與石炭等的礦
樺太廳其細則《樺太町村制》(大正11年敕令第8號),廢止「部落總代規定」。 1923年(大正12年) 5月1日 - 稚泊連絡船正式通航。 8月2日-8月7日 詩人兼作家宮澤賢治訪問樺太,登陸大泊並前往榮濱,回程途經豐原。 1924年(大正13年)8月1日 樺太開始施行徵兵制度(依據大正13年敕令第125號《徵兵令於樺太施行相關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