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願語氣(optative mood)是指祝願或希望的語氣。它類似於鼓勵語氣,並與虛擬語氣密切相關。
希臘語(古希臘語和某些程度上的通用希臘語)[1]、阿爾巴尼亞語、喬治亞語、古普魯士語、梵語和土耳其語是有祈願語氣的語言。
在英語中,祈願語氣通過使用情態動詞來表達(比如「 You might find what you're looking for」)。
在羅馬尼亞語中,條件和祈願語氣有同一的形式,因此被稱為祈願-條件語氣。
1 sources
古希臘語
在古希臘語包括柏拉圖所用的雅典方言中,祈願語氣用於各種目的[2],比如:
- 可能祈願語氣,在其中指示發生一個行動的可能性。「I would be happy to dine with you」。
- 祝願祈願語氣,如名字所指示的那樣被用來表達祝願,比如如下開始的句子「If only...」或「Would that...」。
- 條件句,組成自主句或「歸結子句」(apodosis)和從句或「條件從句」(protasis)。在這些句子中祈願語氣被特別用來傳達 Future Less Vivid 和 Past General 條件。
- 「次生序列」。祈願語氣還經常替換從句內在直陳或虛擬語氣中的動詞,在這個子句受次生時態如未完成時或不定過去時的動詞支配的時候。
隨著時間流逝,在大約公元前 333 年亞歷山大大帝的征服之後形成了通用希臘語,祈願語氣的使用在很多希臘作者中消失。在通用希臘語寫的新約聖經中,祈願語氣主要用於特定固定表達如 me genoito「may it not be!」(e.g. Romans 7:7)。[3]
2 sources
參見
引用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