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砂拉越反讓渡運動(馬來語:Gerakan Anti-Penyerahan Sarawak),又稱砂拉越反割讓運動,是砂拉越歷史上一項為了反對英國人將白人拉惹管理的砂拉越王國(英國保護國)改為直轄殖民地而發起的運動。這項運動由1946年7月1日持續至1950年3月1日[1]。
砂拉越反讓渡運動的導火線是溫納·布魯克於1946年2月8日決定將砂拉越讓渡給英國政府,使其成為英國的直轄殖民地。這項舉動觸犯了由其制訂的1941年砂拉越憲法裡頭的一項條文——「在一定的時間內,將賦予砂拉越自主權」[2]。其次,砂拉越人民深信在布魯克家族的統治下,砂拉越最終能取得獨立,但布魯克家族的繼承人安東尼·布魯克無法繼任為下一任拉惹[3]。除此之外,這項決定也沒有獲得砂拉越土著的同意。英國政府曾經和當地人民展開對話,但其依然在受到當地居民的強烈反對、但獲得英國官員和非當地居民支持的情況下於1946年7月1日宣布砂拉越正式成為英國的直轄殖民地[4]。
由阿邦阿迪拉和哈芝莫哈末卡欣領導的反讓渡運動獲得了大批馬來人的支持。砂拉越有許多協會如砂拉越馬來民族協會也參與了這項運動[5]。運動的參與者將一封反對把砂拉越讓渡給英國的信件寄給了位於倫敦的殖民地部。他們也在砂拉越的所有村莊展示了反讓渡海報。當地人,包括婦女也舉行了多場示威遊行[6]。不過,在有關當局發現這場運動的參與者大多數都是公務員之後,C.W.道森在1946年12月31日發布了「第九號通告」以警告公務員不得參與任何政治運動,否則將被開除。多達338個、大多數為老師的公務員於1947年4月2日辭職以抗議這項通告,導致砂拉越至少有22間學校因師資不足而被迫關閉。56名大學生也決定通過退學來反對這項通告[7]。英國政府派遣貝專納前駐地專員——克拉克爵士出任砂拉越直轄殖民地首任總督當天,也就是1947年7月1日爆發了這場運動中歷來最大規模的示威遊行。[8]從那天起,示威遊行變得越來越頻繁。
英國政府為了結束這場運動而嘗試挑撥馬來人和達雅人之間的關係。英國政府為了削弱這場運動的勢力而聲稱將砂拉越列為直轄殖民地能為馬來人帶來更好的生活,並且協助成立了支持砂拉越成為直轄殖民地的馬來青年聯盟。有關當局在反讓渡陣營中隨機挑選裡頭的成員,並強迫其加入馬來青年聯盟——若拒絕加入,他們的孩子將不能上學或成為公務員。英國政府同時也對反讓渡運動展開心理戰術,使其影響力從1947年12月開始便不斷下降[9]。
反讓渡運動經過數次失敗後,13個來自詩巫的馬來人青年運動成員組成了一個名為十三太保(又稱十三戒律)的秘密組織。這個組織的目標是剷除所有支持英國政府統治砂拉越的歐洲及馬來官員。1949年12月3日,第二任砂拉越總督司徒華在巡視詩巫時被十三太保的成員——羅斯里多比和Awang Ramli Amit Mohd Deli以及2名非成員——莫希迪西第和布讓宋東暗殺。一個星期後,司徒華在新加坡中央醫院逝世。這起事件導致了英國政府決定用盡一切手段來剿滅所有反讓渡勢力。1950年3月,所有的十三太保成員以及另外兩名參與了暗殺行動的非成員被捕。4名行刺者被判死刑,其餘的成員則被判入獄[10]反讓渡運動結束後,英國政府繼續統治着砂拉越,一直到砂拉越於1963年7月22日取得自治權、並於1963年9月16日與馬來亞、北婆(今沙巴)、新加坡共組馬來西亞為止。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