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皇家海軍的任務是在加拿大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沿岸提供海上安全,行使加拿大對北極群島的主權,並支持加拿大在海外的多國和雙邊利益。其擁有位於埃斯奎馬爾特軍事基地的太平洋艦隊Maritime Forces Pacific和位於哈利法克斯軍事基地的大西洋艦隊。埃斯奎馬爾特事基地位於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溫哥華島,擁有15艘船隻和6,000名員工、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加拿大皇家埃斯奎馬爾特造船廠、布雷頓角艦隊維修設施、消防和損害管制學校、海軍軍官培訓中心和各類住房。位於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市的哈利法克斯軍事基地是加拿大大西洋艦隊18艘船隻的母港。哈利法克斯軍事基地擁有7,000名文職和軍事人員、大西洋艦隊司令部、加拿大皇家哈利法克斯造船廠、斯科特角艦隊維修設施、各類海事研究設施、一個彈藥庫以及加拿大皇家空軍部署艦載直升機的四個海上中隊。 [1] [2]加拿大武裝部隊目前正在巴芬島的納尼西維克建造一個新的海軍設施,為加拿大北冰洋地區的加拿大皇家海軍巡邏船提供夏季港口。 [3]
隨着2015年區域防空能力(以及暫時的海上補給能力)的喪失,加拿大皇家海軍當時在Todd-Lindberg海軍分類系統中從第三等級海軍(多區域軍力投放)掉落至第五等級海軍(近海區域海防)。 [4]服役艦船被稱為「國王陛下的加拿大艦船」(HMCS),小型船隻被稱為「巡邏艇訓練」(PCT),輔助船隻被稱為「加拿大軍隊輔助船隻」(CFAV)。 [5]
潛艇
維多利亞級是英國建造的柴電艦隊潛艇,設計於20世紀70年代年代後期,以補充英國皇家海軍的核潛艇力量。其在冷戰結束時退役。1998年,加拿大購買該型潛艇取代老舊的Oberon級潛艇。為加拿大服役進行的改裝包括取消魚叉導彈發射和布雷能力、安裝魚雷發射系統以及升級武器和火控系統。每艘潛艇可容納53名船員。 [6]
級別 | 艦名 | 舷號 | 武器 | 排水量 | 動力 | 服役 | |||
---|---|---|---|---|---|---|---|---|---|
造船廠 | 鋪設龍骨 | 入役時間 | 所屬艦隊 | ||||||
維多利亞級潛艇 | HMCS維多利亞號 | SSK 876 |
6×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
水上排水量2,220噸 |
2台Paxman Valenta 16 RPA柴油發動機 |
卡梅爾萊爾德 | 1987年8月12日 | 2000年12月 | 太平洋艦隊 |
HMCS溫莎號 | SSK 877 | 卡梅爾萊爾德 | 1990年3月13日 | 2003年10月 | 大西洋艦隊 | ||||
HMCS角溪號 | SSK 878 | 卡梅爾萊爾德 | 1989年1月10日 | 2003年3月 | 太平洋艦隊 | ||||
HMCS希庫蒂米號 | SSK 879 |
水上排水量2,296噸 |
維克斯造船與工程 | 1983年2月 | 2015年9月 | 太平洋艦隊 |
護衛艦
哈利法克斯級護衛艦是具有反潛、防空和反艦能力的多用途艦艇。為了響應最近的全球安全利益,該級別的角色已經從公海轉移到沿海參與。作戰策略的轉變使該級別的船只能夠適應新的不對稱水面威脅。為了確保在這種新的威脅環境中有效的長期能力,艦艇正在進行包括被動和主動武器、雷達和新作戰架構的改裝,以滿足現代要求。截至2018年,所有12艘艦都已完成改裝。每艦擁有225名軍官和船員。該級別的所有船隻均以加拿大主要城市命名。 [7] [8]
級別 | 艦名 | 舷號 | 武器 | 排水量 | 動力 | 服役 | |||
---|---|---|---|---|---|---|---|---|---|
造船廠 | 鋪設龍骨 | 入役時間 | 所屬艦隊 | ||||||
哈利法克斯級護衛艦 | HMCS哈利法克斯號 | FFH 330 |
24枚Mk 46型魚雷 |
3,995噸(輕載) |
2台通用電氣LM2500燃氣輪機 |
聖約翰造船廠 | 1987年3月19日 | 1992年6月29日 | 大西洋艦隊 |
HMCS溫哥華號 | FFH 331 | 聖約翰造船廠 | 1988年5月19日 | 1993年8月23日 | 太平洋艦隊 | ||||
HMCS魁北克市號 | FFH 332 | 戴維造船公司 | 1988年12月16日 | 1994年7月14日 | 大西洋艦隊 | ||||
HMCS多倫多號 | FFH 333 | 聖約翰造船廠 | 1989年4月22日 | 1993年7月29日 | 大西洋艦隊 | ||||
HMCS里賈納號 | FFH 334 | 戴維造船公司 | 1989年10月6日 | 1993年12月29日 | 太平洋艦隊 | ||||
HMCS卡爾加里號 | FFH 335 | 戴維造船公司 | 1991年6月15日 | 1995年5月12日 | 太平洋艦隊 | ||||
HMCS蒙特利爾號 | FFH 336 | 聖約翰造船廠 | 1991年2月8日 | 1994年7月21日 | 大西洋艦隊 | ||||
HMCS弗雷德里克頓號 | FFH 337 | 聖約翰造船廠 | 1992年4月25日 | 1994年9月10日 | 大西洋艦隊 | ||||
HMCS溫尼伯號 | FFH 338 | 聖約翰造船廠 | 1993年3月20日 | 1995年6月23日 | 太平洋艦隊 | ||||
HMCS夏洛特敦號 | FFH 339 | 聖約翰造船廠 | 1993年12月18日 | 1995年9月9日 | 大西洋艦隊 | ||||
HMCS聖約翰斯號 | FFH 340 | 聖約翰造船廠 | 1994年8月24日 | 1996年6月16日 | 大西洋艦隊 | ||||
HMCS渥太華號 | FFH 341 | 聖約翰造船廠 | 1995年4月29日 | 1996年9月28日 | 太平洋艦隊 |
近海巡邏艦
哈里·德沃爾夫級近海巡邏艦是源自北冰洋和近海巡邏艦(AOPS)採購項目的軍艦,是國家造船戰略(NSS)的一部分。2007年7月,聯邦政府宣布計劃為加拿大皇家海軍採購六到八艘破冰戰艦。該級艦基於挪威海岸警衛隊艦船「NoCGV」號Svalbard,並以海軍中將哈里·德沃爾夫的名字命名。該級艦配備了機庫和飛行甲板,可以操作西科斯基CH-148直升機。該級艦可以部署包括集裝箱、水下勘測設備或登陸艇在內的多個有效載荷,並擁有一具20噸起重機用於裝卸。它們在加拿大北冰洋地區用於對加拿大專屬經濟區進行巡邏和支援。 [9] [10] [11]
海岸防衛艦
金士頓級海岸防衛艦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後期建造和下水的多用途艦艇,船員由海軍預備役人員和現役軍人共同組成。每艘船的排水量為970噸,配備31至47名軍官和船員。其主要任務是緝毒、海岸監視、主權巡邏、航線勘測和訓練。這些船的能力包括機械掃雷系統、路線測量系統和底部物體檢查車。 [14] [15]
級別 | 艦名 | 舷號 | 武器 | 排水量 | 動力 | 服役 | |||
---|---|---|---|---|---|---|---|---|---|
造船廠 | 鋪設龍骨 | 入役時間 | 所屬艦隊 | ||||||
金士頓級海岸防衛艦 | HMCS金士頓號 | MM 700 |
2挺M2重機槍 |
970噸 |
4台600VAC瓦錫蘭SACM V12柴油發動機 |
哈利法克斯造船廠 | 1994年12月12日 | 1996年9月21日 | 大西洋艦隊 |
HMCS Glace Bay | MM 701 | 哈利法克斯造船廠 | 1995年4月28日 | 1996年10月26日 | 大西洋艦隊 | ||||
HMCS納奈莫號 | MM 702 | 哈利法克斯造船廠 | 1995年8月11日 | 1997年5月10日 | 太平洋艦隊 | ||||
HMCS埃德蒙頓號 | MM 703 | 哈利法克斯造船廠 | 1995年12月8日 | 1997年6月21日 | 太平洋艦隊 | ||||
HMCS Shawinigan | MM 704 | 哈利法克斯造船廠 | 1996年4月26日 | 1997年6月14日 | 大西洋艦隊 | ||||
HMCS白馬號 | MM 705 | 哈利法克斯造船廠 | 1996年7月26日 | 1998年4月17日 | 太平洋艦隊 | ||||
HMCS黃刀號 | MM 706 | 哈利法克斯造船廠 | 1996年11月7日 | 1998年4月18日 | 太平洋艦隊 | ||||
HMCS古斯貝號 | MM 707 | 哈利法克斯造船廠 | 1997年2月22日 | 1998年7月26日 | 大西洋艦隊 | ||||
HMCS Moncton | MM 708 | 哈利法克斯造船廠 | 1997年5月31日 | 1998年7月12日 | 大西洋艦隊 | ||||
HMCS薩斯卡通號 | MM 709 | 哈利法克斯造船廠 | 1997年9月5日 | 1998年12月5日 | 太平洋艦隊 | ||||
HMCS Brandon | MM 710 | 哈利法克斯造船廠 | 1997年12月6日 | 1999年6月5日 | 太平洋艦隊 | ||||
HMCS Summerside | MM 711 | 哈利法克斯造船廠 | 1998年3月28日 | 1999年7月18日 | 大西洋艦隊 |
巡邏和訓練船
虎鯨級巡邏艇主要用於為期一至六周的海上海軍軍官培訓。現役部隊的艇長、工程師和海軍通訊員在這些船上服役培訓初級軍官和水手。其還在沿海水域巡邏,以防止污染和違反捕魚規定,並經常承擔搜索和救援行動的任務。其全年都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沿海水域工作。
級別 | 艦名 | 舷號 | 武器 | 排水量 | 動力 | 服役 | ||
---|---|---|---|---|---|---|---|---|
造船廠 | 入役時間 | 所屬艦隊 | ||||||
虎鯨級巡邏艇 | 虎鯨號 | PCT 55 | 無 | 210噸 | 2台Caterpillar 3516B柴油發動機 | 維多利亞造船廠 | 2006年11月9日 | 太平洋艦隊 |
渡鴉號 | PCT 56 | 2007年3月15日 | ||||||
馴鹿號 | PCT 57 | 2007年7月31日 | ||||||
狐狸號 | PCT 58 | 2007年9月13日 | ||||||
狼號 | PCT 59 | 2007年11月29日 | ||||||
灰熊號 | PCT 60 | 2008年3月19日 | ||||||
美洲獅號 | PCT 61 | 2008年10月2日 | ||||||
駝鹿號 | PCT 62 | 2008年11月27日 |
支持和輔助船隻
- MV Asterix
- 「HDMS」號Oriole (KC 480)
- HMSTV Goldcrest (KC 2355)
- HMSTV Tuna (KC 2372)
- CFAV Sikanni (YTP 611)
- CFAV Stikine (YTP 613)
- 無名 (YDT 11)
- CFAVGranby (YDT 12)
- CFAV Tonnerre (YDT 21)
- CFAV Sechelt (YDT 610)
- CFAVSooke (YDT 612)
- 「CFAV」號Firebird (YTR 561) – 已於2014年退役並正等待拆解
- 「CFAV」號Firebrand (YTR 562)
- 「CFAV」號Glendyne (YTB 640)
- 「CFAV」號Glendale (YTB 641)
- 「CFAV」號Glenevis (YTB 642)
- 「CFAV」號Glenbrook (YTB 643)
- 「CFAV」號Glenside (YTB 644)
- 「CFAV」號Tillicum (YTM 555)
- 「CFAV」號Lawrenceville (YTL 590)
- 「CFAV」號Parksville (YTL 591)
- 「CFAV」號Listerville (YTL 592)
- 「CFAV」號Merrickville (YTL 593)
- 「CFAV」號Marysville (YTL 594)}}
- CFAV鵜鶘號 (YAG 4)
- CFAV雙子座號 (YAG 650)
- CFAV飛馬號 (YAG 651)
- CFAV信天翁號 (YAG 661)
- CFAV黑鴨號 (YAG 660)
開發與採購
加拿大皇家海軍正在進行一項複雜的產能擴張、船隻壽命延長、現代化和艦隊採購計劃。位於北冰洋巴芬島的Nanisivik海軍設施將在為期四個月的夏季為在北冰洋的艦隊作業提供岸上服務。 [17] [3]國家造船採購戰略將投資超過600億加元用於開發具有北冰洋巡邏能力的巡邏艦、護衛艦級水面戰艦和遠程輔助補給艦。北冰洋巡邏艦項目下的六艘哈里·德沃爾夫級近海巡邏艦已經開始交付。(另外兩艘北冰洋巡邏艦項目計劃用於加拿大海岸警衛隊)。商用集裝箱船MV Asterix目前作為艦隊補給船服役以滿足運營要求,直至兩艘新保護者級輔助艦完工。 [18] [19]雖然多達15艘加拿大水面作戰艦/26型護衛艦計劃的戰艦仍處於規劃階段,但加拿大皇家海軍已通過裝備先進系統和進行延壽維護升級所有現有護衛艦,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在21世紀30年代的作戰能力。 [20]除了艦隊部分,加拿大武裝部隊還使用CH-148旋風直升機取代了之前的CH-124海王直升機。最初六架旋風直升機於2015年6月[1] [21]交付,隨後又於2015年11月和12月交付了另外兩架Block 1.1旋風直升機。截至2021年5月,已有23架旋風直升機交付且達到初始作戰能力。 [22] 2019年5月,加拿大政府宣布將為加拿大皇家海軍和加拿大特種部隊採購Skeldar V-200無人機。作為一款輕型直升機無人機,它將能夠在一系列加拿大皇家海軍艦船上進行操作。 [23] 2019年4月29日,Ocean Industries獲得了建造四艘拖船的合同,將於 2021 年開始交付的四艘拖船將用於取代火級消防艇(一艘已於2014年退役)和Glen級拖船。 [24]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