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漢高祖與諸侯功臣訂立的盟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馬之盟是漢高祖劉邦在位時以殺白馬的方式與藩王、功臣等訂立的盟約。第一條,「國以永存,施及苗裔」。意思是只要國家政權還在,就保障功臣後人的爵位。第二條,「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也就是說,非劉姓宗室成員,不得封諸侯王;沒有立下功勞,就不能封列侯。對於這樣的王侯,天下人可以一同討伐他[1]。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0年6月29日) |
劉邦消滅異姓王之後,只有長沙王吳臣因力量太小而倖免於難,劉邦不願意千辛萬苦的成果,被後代的外戚或權貴毀滅,刻意訂下此約定,希望劉氏江山長存。殺馬立誓,此為古代盟誓的方式之一,要殺牲取血,並用手指蘸血來塗在嘴上,以示恪守盟約。
楚漢相爭時,漢王劉邦爲了打敗項羽,採取拉攏其他諸侯王的外交策略,從而打敗項羽取得天下,在戰後不得不與這些與他結盟諸侯王分享果實。而且在戰爭中,漢王劉邦迫於形勢又把手下一些戰功卓著的實力軍人封為諸侯王。這些諸侯王主要有: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趙王張驁、韓王信、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楚漢戰爭時,漢王劉邦僅是他們的盟主,並非嚴格意義上的「君臣」關係。
戰後劉邦稱帝,建立漢朝,但異姓王的國土幅員遼闊,而且又高度自治,而且這些異姓王國連成一片,劉邦的命令往往不被遵從,這點早在楚漢戰爭末期就已經出現端倪。實際上這些異姓諸侯王多對劉邦也是三心二意。因此劉邦稱帝之後,但對異姓諸侯王心存疑慮,害怕其謀反,危及自己的江山,於是着手消滅異姓王與功臣勢力。先是燕王臧荼造反,接著又有人舉報楚王韓信謀反,劉邦採納陳平之計將韓信由楚國擄至長安,降為淮陰侯,最後藉呂后之手斬殺韓信。
其後彭越、英布、韓王信、臧荼、盧綰等王皆一一被其削除。其將異姓諸王清滅後,劉邦吸取秦亡的教訓,又封自家的子侄為王,實行郡國制,以保劉氏江山穩固。然而,隨着呂后勢力日大,劉邦擔憂漢室江山被呂氏奪去,因此在其晚年與劉氏諸王殺白馬為盟,以策萬全。
劉邦駕崩後,呂后要立諸呂為王,右丞相王陵以此加以反對,左丞相陳平、絳侯周勃顧全大局假意奉承表示呂后此舉並無不可,結果呂后大封諸呂為王,呂氏的諸侯王直至呂后死後被大臣們誅殺諸呂而廢。
新朝末年劉玄稱帝后恢復漢朝,再度分封異姓王,朱鮪以白馬之盟為由反對,但劉玄不聽[2]。
終漢之世「非劉氏不王」這個祖訓除了在上述的三個時期以外,都被嚴格地遵守,因此可見此盟約對漢代皇帝的影響力還是比較大的。
白馬之盟的前一條是維護軍功集團,後一條是維護劉氏皇權。從而解決皇帝與軍功集團之間的利益平衡問題。漢初,他對維護劉氏皇權和國家政局的穩定起過重要的作用,呂后八年皇族與功臣聯合誅除呂氏外戚。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兩者都產生了相當的副作用。
前者本意是鞏固漢家天下,但卻因為過於依賴同姓王而使其坐大。漢文帝時,先後發生濟北王劉興居和淮南王劉長的叛變;而漢景帝時更發生了七國之亂。最終這些叛亂皆被平定,而景帝亦乘勝收回封國的官吏任免權,削弱了封國的實力。其後漢武帝頒行推恩令,同姓王的實力被大幅削弱,變成一種虛銜。結果劉邦白馬之盟的原意消失,只作為訓言留下。
後者在後來大大限制了國家對優秀人才的吸收,從而危及到國家的利益。比如漢初賈誼雖然有才,但卻遭到功臣故舊們的集團排斥。自漢景帝開始以無功的外戚為列侯,稍稍打破這一原則。漢武帝時以丞相公孫弘為列侯,開非軍功文臣為列侯這一先河。又推行推恩令,大批宗室子弟得以為列侯。西漢末,雖然軍功可以為列侯,但已不是主要封侯徒徑。
史家一般認為劉邦在登上皇位後害怕被奪權,並為了使其後代不用受到功臣壓迫,因此剷除開國功臣,並訂立白馬之盟。大部分學者認為「白馬之盟」真實存在,部分學者認為「白馬之盟」系偽造。偽造說認為:白馬之盟「一是訂立的時間不詳,二是不符合正規盟誓規範,三是沒有思想基礎,四是不為後人所遵守。種種跡象表明,『白馬之盟』極有可能是由功臣集團偽造的,功臣們偽造『白馬之盟』是為了給對付呂氏家族找一個合適的理由。」[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