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是在相對論中所提出的和黑洞相反性質的一種宇宙天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廣義相對論中,白洞(英語:white hole),是一種理論推測出來的時空區域,物質與光線無法進入這個區域中,但是可以從這個區域中向外放射。白洞的性質與黑洞相反,光與物質可以進入黑洞中,但是無法從黑洞中離開。這個白洞存在的理論最早是由伊戈爾·德米特里耶維奇·諾維科夫在1964年根據對史瓦西解的計算,而提出這個假設,並由尼古拉·卡爾達肖夫發展理論。目前已經有許多證據顯示黑洞存在,到現在還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白洞存在,因此白洞仍然只是一種由理論推導而出的假想星體。白洞的存在也違反熱力學定理,因為熱力學認為熵不是保持不變就是增加,但白洞會使熵減少。於2012年發表的一篇論文認為宇宙形成最初的大爆炸是短暫噴發的白洞[1]。在論文中,作者還認為白洞理論可以解釋2006年發現的伽瑪射線暴——GRB 060614[2]。假設黑洞和白洞彼此連接,在其中連接的通道叫蟲洞,這成為許多科幻小說的主題。
此條目可參照外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8年1月26日) |
白洞是黑洞的時間反演對稱,因此,只會向外釋放物質與輻射,無法讓任何物質與光線返回其事件視界。另外,白洞被認為是高度不穩定的,只要外部時空稍微有擾動,它變化迅速塌縮成黑洞。
同時,白洞似乎違反了熱力學第二定律,因為它是一個從無序狀態釋放有序物質的過程,違反熵增定律。由於尚未於現實中觀察到,其存在與穩定性仍然充滿爭議。
白洞的概念起源於愛因斯坦場方程式中黑洞解的時間反演解,最初是由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與哈特蘭·史奈德於1930年代所提出。1964年,宇宙學家伊戈爾·諾維科夫與尼古拉·卡爾達肖夫進一步發展提出了白洞為史瓦西度規的最大版本。
當我們採用史瓦西坐標時,外部觀察者覺得物體落入黑洞似乎需要無限的時間;相似地,外部觀察者覺得物理到白洞的事件視界出現也需要無限的時間。
在克氏圖中,我們不難發現黑洞可以包含來自任一宇宙的粒子;同樣地,白洞也可以向外發射任一宇宙的粒子。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