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木瓜環斑病毒(學名:Papaya ringspot virus,縮寫:PRSV)是番木瓜的一種病害。該病毒屬於馬鈴薯Y病毒科馬鈴薯Y病毒屬,是一種正單鏈RNA病毒。[1]
番木瓜環斑病毒 | |
---|---|
番木瓜環斑病毒病的症狀 | |
病毒分類 | |
(未分級): | 病毒 Virus |
域: | 核糖病毒域 Riboviria |
界: | 正核糖病毒界 Orthornavirae |
門: | 小核糖病毒門 Pisuviricota |
綱: | 星狀馬鈴薯病毒綱 Stelpaviricetes |
目: | 馬鈴薯病毒目 Patatavirales |
科: | 馬鈴薯Y病毒科 Potyviridae |
屬: | 馬鈴薯Y病毒屬 Potyvirus |
種: | 番木瓜環斑病毒 Papaya ringspot virus
|
異名 | |
|
病毒性狀
番木瓜環斑病毒顆粒呈短棒狀,長度約為760至800納米,直徑約12納米[1]。
症狀
受感染的番木瓜植株葉片出現黃化和葉脈透明化,表面形成斑點,葉片畸形且變窄,粗糙感明顯,葉柄和莖部可能出現浸漬狀條紋[2]。
傳播與分布
番木瓜環斑病毒通過蚜蟲在植物間傳播[1]。以美國夏威夷為例,1992年該病毒首次在Puna地區被發現,僅兩年後便迅速蔓延,幾乎導致該地區番木瓜絕產[2]。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