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蒂爾達I型坦克Matilda I)(A11)[2]是一種英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使用的步兵坦克。它不能與同樣名為「瑪蒂爾達」及接替了它的瑪蒂爾達II型坦克(A12)混為一談。儘管它們有一些相似的特徵——作為步兵戰車,往往犧牲速度來增加裝甲防護。但是它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設計,並且沒有共用組件。

Quick Facts 瑪蒂爾達I型坦克, 類型 ...
瑪蒂爾達I型坦克
Thumb
瑪蒂爾達I型坦克
類型步兵坦克
原產地 英國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1938-1940
生產歷史
研發者約翰·卡登爵士(John Carden)、維克斯·阿姆斯特朗
研發日期1935
生產商維克斯·阿姆斯特朗
製造數量140
基本規格
重量11 英噸(約11.17公噸
長度18 ft 5 in (4.85 m)
寬度8 ft 6 in (2.28 m)
高度8 ft 3 in (1.86 m)
操作人數2 (車長兼炮手,駕駛員)[1]

裝甲10–60 mm
主武器.303或者0.5英寸維克斯機槍
(4,000發子彈)
副武器
發動機3.6升福特79型V8汽油機
70 馬力(52 千瓦)
功率/重量6.36 馬/噸
懸掛彈簧懸掛
作戰範圍80 英里 (130公里)
速度8 碼 (12.87 km/h),
越野時: 5.6 碼 (9 km/h)
Close

研製過程

它的研製工作始於1935年,由維克斯公司的卡登來設計。當時英軍的總參謀部需要一款廉價的坦克。並強烈要求這種坦克要使用市售的組件。最後決定研發一種能容納兩人並擁有小型鑄造炮塔的低矮車輛。這個炮塔安裝一門.303英寸維克斯機槍或者維克斯.50重機槍

因為要同時滿足快速生產,成本低廉的要求,這種坦克使用了不少其他坦克的庫存配件:福特V8引擎,福特森變速箱,一個與Mk.VI輕型坦克相似的轉向裝置,和一個MkIV龍式火炮牽引車以及改裝自維克斯六噸坦克的懸掛。

儘管車身和炮塔對於當時的反坦克武器有很好的防禦作用,但是他的履帶和行走裝置這些本來就更加容易受到攻擊的部件卻是完全是裸露的。它的火炮沒有任何的反坦克能力,這更加限制了它在戰場上的作用。另外,除了操作機槍,車長還需要給駕駛員引路和操作無線電台。因爲炮塔內部沒有安放無線電台的空間,車長必須要進入車體內部使用無線電台。[1]

軍械總局局長休·埃爾斯將軍,因為這種戰車矮小並擁有像鴨子一樣的外形和速度,將它命名為「瑪蒂爾達」。[3]

生產

60輛坦克的訂單在1937年4月被定下,並且一直生產到了1940年8月,總產量為140輛。部分瑪蒂爾達I坦克安裝了0.5英寸維克斯重機槍而不是0.3英寸維克斯重機槍。

作戰記錄

瑪蒂爾達I和瑪蒂爾達II被編入英國遠征軍英國第1集團軍坦克旅參與了法國戰役。他們在1940年的阿拉斯戰役中曾經給德意志第七裝甲師隆美爾製造了一點麻煩。雖然它的火力弱速度慢,但是裝甲較厚。德國的坦克以及反坦克武器難以對它造成傷害,真正能進行攻擊的只有88毫米高射炮以及大口徑榴彈炮。不過,它暴露在外的行走裝置使得它很容易被繞到側面的敵人攻擊。同時它只裝備了機槍,難以對敵方裝甲車輛造成威脅。同大多數俘獲的盟軍車輛不同,德軍並沒將他們俘獲的瑪蒂達坦克加以利用。有在英國遠征軍回到英國之後,所有坦克停止了作戰並留在本土被用於訓練。[1]

現存品

三輛坦克被保存在波文頓坦克博物館。其中一輛(或許是T3447)儘管沒有原裝的引擎和變速箱,但還可以行走。[4]另外一輛用於展覽。還有一輛因為作為了演習的標靶而有少許損壞。


參看

  • FCM 36法國一種類似的雙人步兵坦克
  • 英國坦克列表

注釋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