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式激光陀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環式激光陀螺 (縮寫為RLG)包括一個環式激光儀,在同一光路中反向傳播同一光源輸出的激光,通過薩尼亞克效應來檢測外界環形的旋轉角速度。

描述
1963年美國的Macek與Davis首次進行了環式激光陀螺的實驗。[1] 全世界不同的機構隨後進一步研製環式激光技術,現在慣性導航系統中數以萬計的環式激光陀螺工作在高精度狀態,漂移不確定性好於0.01°/小時,平均故障間隔超過60,000小時。

環式激光陀螺的優點是沒有移動部件,因而沒有摩擦,也就沒有內在的漂移。相比於傳統的機械陀螺,它更為緊湊、更輕。
環式激光陀螺現在廣泛應用於軍機、民航飛機、船隻、空間飛行等慣性導航系統。[2]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