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必(192年前—218年),東漢末年人物,曹操起兵時即追隨曹操,是曹操手下重要文吏,死於耿紀金禕韋晃等引發的叛亂。

生平

初平三年(192年),王必奉曹操命出使長安,遭張楊攔阻,被董昭說服。董昭為曹操寫作書信給與長安諸將李傕郭汜等。曹操重金賄賂張楊後獲得准許遣使往天子所在安邑。

王必初到長安時,李傕、郭汜等認為「關東欲自立天子,今曹操雖有使命,非其至實」,想將王必扣留。遭黃門侍郎鍾繇勸阻說:「現在群雄並起,只有曹操還想著王室。如不接受他的忠心,恐有失眾望。」傕、汜等聽從,厚加答報,接受曹操的好意。[1]

建安三年(198年),呂布兵敗被捆至曹操跟前,呂布想向曹操效力換取活命的機會,劉備勸說:「君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王必也上前勸曹操殺呂布。曹操聽後點頭道:「本來想用你,但我家主簿認為不妥,你只好去死了。」並下令縊殺呂布。[2]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正月,少府耿紀、太醫令吉丕、司直韋晃金禕等發動叛亂,趁夜攻打在許都(今河南許昌)的丞相長史王必,金禕遣人為內應,焚燒大門,並射中王必肩膀。王必不知攻打者為誰,而王必素來與金禕關係良好,於是前去金禕府邸避難,金禕家人以為在外敲門者為吉丕等人,回說:「王必死了嗎?大事已成了!」於是王必趁夜逃至安全處,等到天亮後,王必糾集潁川典農中郎將嚴匡討伐吉丕等亂黨並斬之。[3]十餘日後,王必因傷勢未於受傷第一時間處理而感染惡化過世。遠在鄴城的曹操聽聞王必死訊後大怒,召漢朝百官到達鄴城,下令救火者站左、不救火者站右,當時的官員都認為救火沒罪,都站在左方,但曹操認為「不救火者非助亂,救火乃實賊也」,將那些官員都殺了。[4]當耿紀等人被斬首時,耿紀行刑前大呼曹操本名說:「恨吾不自生意,竟為羣兒所誤耳!」[5]被夷三族。

藝術形象

小說《三國演義》的王必只是在金禕謀反時有墨處,被司馬懿評價為「嗜酒性寬」,曹操以王必老臣忠耿為由令其統禦御林軍。王必在金禕勸告下舉辦元宵節,與同僚享宴共飲時,沒想到被耿紀射傷,逃去金禕家才知道意圖,因此去曹休處稟報,最後同正史死法。

評價

  • 曹操:「領長史王必,是吾披荊棘時吏也。忠能勤事,心如鐵石,國之良吏也。蹉跌久未辟之,捨騏驥而弗乗,焉遑遑而更求哉?故敎辟之,已署所冝,便以領長史統事如故。」[6]

注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