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要件(德語:Tatbestand),或稱事實,是法律哲學上的一個重要概念。

哲學

刑法

現今大陸法系刑法三階層論作為評價犯罪成立與否的通說,而「構成要件」正是其第一階層,用以判斷犯罪行為人是否滿足法律規定的不法形式表徵,來確定是否對法益造成攻擊的狀態,因此又稱為構成要件該當性。一旦構成要件該當,接著就會往違法性罪責階層檢驗;假使全部階層要素皆滿足,犯罪始告成立。

構成要件要素

三階層論將構成要件區分成「主觀」與「客觀」兩種,前者指行為人內心的意思活動,後者則是指外在的事實狀態。

主觀構成要件

在一般故意犯罪當中,行為人的主觀構成要件是指犯罪故意,即對於構成犯罪的客觀事實有所認知、並且有意使其發生,或至少發生不違背本意,稱作「知與欲」。根據意欲的程度,尚可再區分成「直接故意德語Direkter Vorsatz」與「間接故意」。

在某些特定的犯罪中,還會有「意圖」要素的要求。意圖與故意並非同一概念,意圖僅是指特定的犯罪心態或動機,無須對客觀事實有所認識。

客觀構成要件

三階層論當中的客觀構成要件要素有以下六項:

  1. 行為主體
  2. 行為客體
  3. 行為
  4. 行為情狀
  5. 行為結果
  6. 因果關係客觀歸責德語Objektive Zurechnung

前三者為所有犯罪成立的必要條件,後三者則僅存在於某些特定犯罪,例如結果犯才有所謂行為結果與因果關係之要求。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