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夫尼基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特拉夫尼基人

特拉夫尼基人(德語:Trawnikimänner)是納粹德國戰俘營中招募的中歐和東歐納粹勾結者。1941年6月巴巴羅薩行動發動後,納粹德國為在邊境地區俘獲的紅軍士兵設立戰俘營,並挑選其中的納粹勾結者加以訓練,組建輔助部隊。成千上萬的特拉夫尼基人在德占波蘭總督府領土內服役,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特拉夫尼基人屬於納粹的志願幫手(Hiwi,德語Hilfswilliger的縮寫,字面意思是「願意幫助的人英語European non-Germans in the German armed forces during World War II」),即納粹從本地平民中招募的輔助部隊。[1][2]

事实速览 特拉夫尼基人, 存在時期 ...
特拉夫尼基人
Thumb
身着冬裝的志願幫手(其中一些還戴着蘇聯布瓊尼帽)在特拉夫尼基訓練營的訓練廣場接受卡爾·施特萊貝爾(有啤酒肚的微笑者)檢閱。這些志願幫手的任務是對德占波蘭的猶太人隔都實施清場
存在時期1941年建立
國家或地區德占波蘭
效忠於納粹德國,黨衛隊
部門 骷髏總隊
種類準軍事警察後備隊
功能萊茵哈德行動期間為秩序警察營英語Orpo battalions與黨衛隊提供後勤支援;槍決行動與遣送至滅絕營
規模超過5,000名志願助手
关闭

1941年9月至1942年9月期間,德國黨衛隊和警察在一座特別建造的訓練營——特拉夫尼基訓練營中訓練了2,500名特拉夫尼基人。這些人被稱作志願幫手衛隊(Hiwi Wachmänner)。截至1944年底,共有5,082名特拉夫尼基人處於現役。[1]特拉夫尼基人由卡爾·施特萊貝爾組織成兩個黨衛隊特勤隊英語Sonderdienst營。據了解,約有1,000名志願幫手在行動期間逃跑。[3]:366雖然大多數特拉夫尼基人為戰俘出身,但其中也有來自東歐的德意志裔人[4][5]他們因為能說烏克蘭語俄語波蘭語和其他占領區的語言而受到重視。特拉夫尼基營地的所有軍官都是帝國德意志人英語Reichsdeutsche,而大多數小隊指揮官是德意志裔人[5]應徵入伍的平民和蘇聯戰俘英語Nazi crimes against Soviet POWs中包括烏克蘭人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愛沙尼亞人拉脫維亞人立陶宛人韃靼人格魯吉亞人亞美尼亞人和阿塞拜疆人[6]特拉夫尼基人在納粹消滅猶太人的萊因哈德行動計劃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們還曾在滅絕營服役,並在消滅華沙猶太區起義等行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見《施特魯普報告英語Stroop Report》)。

特拉夫尼基人在最終解決方案中的角色

1941年,由於納粹與烏克蘭當地志願幫手的關係密切,希姆萊指示奧迪洛·格洛博奇尼克在蘇聯戰俘中招募以烏克蘭人為主的輔助部隊。[7]格洛博奇尼克從萊茵哈德行動中選擇了卡爾·施特萊貝爾作為這個新秘密項目的關鍵人物。[8]施特萊貝爾在其軍官的協助下,訪問了國防軍戰線後方的所有蘇聯戰俘營,並經過個人篩選後按照命令招募烏克蘭人、拉脫維亞人和立陶宛人志願者。[1][2]

特拉夫尼基人在一處訓練營集結,毗鄰關押華沙隔都猶太人的特拉夫尼基集中營。該集中營綜合體於1941年至1943年間兼具關押和訓練的目的。集中營建立在工業化的特拉夫尼基英語Trawniki村,西北距盧布林約40公里,有鐵路線與德占波蘭領土的各地相連。志願幫手射手從特拉夫集中營出發,被部署到最終解決方案的所有主要殺戮地點——這是他們受訓的主要目的。他們在華沙(三次)、琴斯托霍瓦盧布林利沃夫拉多姆英語Radom Ghetto克拉科夫比亞韋斯托克(兩次)、馬伊達內克奧斯維辛以及特拉夫尼基集中營本身執行了大規模屠殺。[1][9]他們還曾在沃瑪茨英語Łomazy緬濟熱茨武庫夫拉曾帕爾切夫孔斯科沃拉科馬魯夫卡英語Komarówka, Lublin Voivodeship等地,以及盧布林/馬伊達內克集中營的其餘分區(包括波尼亞托瓦英語Poniatowa concentration camp克拉希尼克普瓦維)實施大屠殺。特拉夫尼基人的行動得到了黨衛隊、黨衛隊保安處刑事警察英語Kriminalpolizei以及秩序警察後備警察營的幫助:德國秩序警察在波蘭境內的猶太人隔都內實施圍捕,射殺了所有無法轉移或企圖逃離的人,而特拉夫尼基人則在隔都大規模屠殺平民。[10][11]

Thumb
黨衛隊特拉夫尼基訓練營(紅色圓點)與波蘭總督府盧布林保留地英語Lublin Reservation的各個目標集中營的相對位置

在每個萊茵哈德行動滅絕營中,特拉夫尼基人擔任特別支隊看守部隊(人數為70人至120人之間,取決於地點),並被選為毒氣室操作員。他們由對應的營地指揮官管轄。幾乎所有的特拉夫尼基警衛都曾參與射殺、毆打和恐嚇猶太人。[6]俄羅斯歷史學家謝爾蓋·庫德里亞索夫(Sergei Kudryashov)研究了在滅絕營服役的特拉夫尼基人,聲稱他們中幾乎沒有受到國家社會主義吸引的跡象。[6]他聲稱,大多數警衛自告奮勇參與是為了離開戰俘營,或是出於自身利益。[6]另一方面,大屠殺歷史學家克里斯托弗·布朗寧寫道,志願幫手「是根據他們的反共情緒(因此幾乎總是伴有反猶太主義情緒)篩選的。」[10]儘管特拉夫尼基警衛普遍對納粹主義漠不關心,但絕大多數人在虐待猶太人時忠實地執行了黨衛隊期望。[6]大多數特拉夫尼基人已經在任務培訓中處決過猶太人了。[6]與克里斯托弗·布朗寧1992年出版的《普通人》一書類似,庫德里亞索夫認為,特拉夫尼基人可以顯示普通人如何成為自願的殺手。[6]

殺戮行動

志願幫手射手通常被黨衛隊高級突擊隊長卡爾·施特萊貝爾派遣到最糟糕的「現場的骯髒工作」中,[10]這樣他們的並行單位——秩序警察部隊第101後備警察營中的德國人不會因連續數小到或數天的親手殺戮造成的恐怖而「發瘋」。特拉夫尼基人常常以50人左右的小隊到達殺戮地點。在任務開始時,他們會像做客一樣坐下來享用背包里的三明治和伏特加,[10]而德國人則要對付成千上萬不守規矩的隔都居民:在緬濟熱茨武庫夫拉曾帕爾切夫孔斯科沃拉科馬洛夫卡英語Komarówka, Lublin Voivodeship等許多地方都發生過類似的情況。[10]

Thumb
施特魯普報告英語Stroop Report中的照片:華沙隔都起義期間的特拉夫尼基射手與尤爾根·施特魯普英語Jürgen Stroop(右側)在一起。照片於1943年攝於Umschlagplatz,其背景為Stawki 5/7街區。圖中特拉夫尼基人的軍用外套來自一般黨衛隊的剩餘制服,黨衛隊當時已不使用該型制服[12]
Thumb
Zamenhofa 42 / Kupiecka 18的華沙隔都毀滅時的特拉夫尼基人。照片來自尤爾根·施特魯普英語Jürgen Stroop報告,1943年5月

特拉夫尼基槍手的射擊既快速又瘋狂,以至於威廉·特拉普英語Wilhelm Trapp手下的德國警察「經常不得不掩護以避免被擊中。」[13]特拉夫尼基人被納粹認為是不可或缺的。在沃瑪茲英語Łomazy,德國人在混亂的約瑟夫烏大屠殺之後看到趕來的特拉夫尼基人,感到「喜出望外」。在緬濟熱茨的殺戮由一支約350至400人的特拉夫尼基人部隊執行;同樣規模的部隊執行了帕爾切夫的屠殺。[14]一些納粹的秩序警察對殺害非猶太波蘭人感到不安,他們的營在1942年9月之前射殺了4,600名猶太人,但只殺害了78名波蘭人,數字非常不成比例。相比之下,志願幫手對波蘭人有着同等的仇恨。在亞歷山德魯夫英語Aleksandrów, Kraśnik County,特拉夫尼基人部隊因為喝醉了無法到場,於是威廉·特拉普英語Wilhelm Trapp少校命令釋放待處決的圍捕囚犯。[15]

親衛隊集團領袖尤爾根·施特魯普英語Jürgen Stroop負責鎮壓華沙隔都起義,以及對隔都本身的系統化毀滅。他對超過5萬名波蘭猶太人的遇害負有責任。他後來在監獄裡接受卡齊米日·莫察斯基英語Kazimierz Moczarski的採訪,原文以波蘭語發表在《與劊子手的對話英語Conversations with an Executioner》中:[16]

我們用「askari英語askari」一詞稱呼為我們的黨衛隊輔助部隊服務的志願者,這些志願者是從東歐占領地區的土著居民中招募的。原則上,他們中有拉脫維亞人、立陶宛人、白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他們在盧布林附近的『SS-Ausbildungslager-Trawniki』接受訓練。雖然他們是民族主義者和反猶太分子,但他們並不是最好的士兵。他們年輕人,往往缺乏基礎教育,野蠻無禮、有欺騙傾向。但他們順從,身體堅韌,堅定不移地對抗敵人。我們在大行動期間(特別是在初始階段)使用的許多『askari』是拉脫維亞人。他們不懂波蘭語,因此無法與華沙人民交流。這正是我們想要的。 我們還稱他們為「特拉夫尼基人」。 Myśmy nazywali "askarisami" ochotników do służb pomocniczych w SS, którzy rekrutowali się z ludności autochtonicznej na terenach zdobytych w Europie Wschodniej. Byli to w zasadzie Łotysze, Litwini, Białorusini i Ukraińcy. Przeszkalano ich w SS-Ausbildungs-lager-Trawniki pod Lublinem. Nie najlepsi żołnierze, choć nacjonaliści i antysemici. Młodzi, bez podstawowego najczęściej wykształcenia, o kulturze dzikusów i skłonnościach do kantów. Ale posłuszni, wytrwali fizycznie i twardzi wobec wroga. Wielu "askarisów" użytych w Grossaktion (szczególnie we wstępnych działaniach) to Łotysze. Nie znali języka polskiego, więc trudno im się było porozumiewać z ludnością Warszawy. A o to nam szło. Nazywaliśmy ich również Trawniki-Männer.[16]

特拉夫尼基人在1943年8月參與鎮壓比亞韋斯托克隔都起義英語Białystok Ghetto Uprising,以及1942年10月鮮為人知的米佐什隔都英語Mizocz Ghetto起義,還有其他類似的起義。在其他地方,烏克蘭當地志願幫手編制了清單,使他們能夠快速準確地識別他們的猶太目標。[7]


特拉夫尼基人的戰後生涯

由於蘇德戰線逼近,特拉夫尼基的訓練營於1944年7月被拆除。[1]卡爾·施特萊貝爾親自領導的最後1000名志願幫手組成了黨衛隊施特萊貝爾營,[17]調向西部仍在運作的滅絕營繼續行動。[1]訓練營旁的特拉夫尼基勞改營中的猶太人已於1943年11月的豐收節行動期間全數遇害。猶太人遇害者的屍體後來在1005特別行動英語Sonderaktion 1005中由米列尤夫英語Milejów, Lublin Voivodeship的一支特遣隊(Sonderkommando)挖掘出來,隨後火化;特遣隊於1943年底完成任務,隨即被就地處決。蘇聯人於1944年7月23日進入了完全空置的訓練設施。[1]根據《猶太人大屠殺百科全書英語Holocaust Encyclopedia》的說法,蘇聯方面逮捕並起訴了數百名(可能多達一千名)返回蘇聯的志願幫手。[1]Kudryashov給出了更為保守的審判數量,認為在1944年至1987年期間有超過140起審判。[18]大多數被告被判入古拉格,後來在1955年的赫魯曉夫特赦中獲釋。[19]

相比之下,只有很少的志願幫手在西方受審。1976年,漢堡的一個西德法庭宣布六名被告(包括指揮官施特萊貝爾)在所有指控中無罪,並將其釋放。[17][20]在西方的志願幫手和被俄羅斯逮捕的特拉夫尼基人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聲稱沒有意識到罪行,並且沒有證人可以控告他們;[21]而後者則被指控犯有叛國罪,因此從一開始就注定要敗訴。在美國,大約16名前志願幫手警衛被剝奪國籍。[1]

已知曾在滅絕營服役的特拉夫尼基人

萊因哈德行動期間特拉夫尼基人在貝烏熱茨[]索比布爾[]特雷布林卡[]滅絕營犯下惡名昭彰的罪行,導致許多具體的名字在戰後文學和大屠殺博物館中被公布。這些名字是從猶太人和波蘭人倖存者的證詞,相關的回憶錄和檔案中找出的。一份較長的名單按照讀音記下了至少234名營地警衛的名字,其參考資料可以歸於十幾個來源。[22]這些名單通常有隨意拼寫的英語和波蘭語翻譯,或是西里爾字母的拉丁化轉寫,肇事者因而無法在法律意義上辨別。以下是最值得注意的特拉夫尼基人,他們的志願幫手身份已得到法庭的確認:[22][23]


  1. Ivan Demjanjuk(約翰·德米揚魯克)[]根據Ignat Danylchenko的證詞被指控。[24] Demjanjuk和他的妻子Vera一起住在美國;1986年首次被引渡到以色列並被判有罪。自1990年起,Demjanjuk提出了一系列上訴:2009年5月,Demjanjuk再次從美國被驅逐到德國。他因在索比布爾擔任警衛而被判有罪,並於2011年5月獲刑。Demjanjuk在進一步上訴期間獲釋。他在2012年3月去世,未能等到上訴聽證。[25][26][27]
  2. Fedor Federenko英語Feodor Fedorenko (Fedorenko)[],從海烏姆的319號戰俘營(Stalag 319)招募的蘇聯戰俘,擔任盧布林隔都守衛,於1942年9月被派往華沙,隨後派往特雷布林卡滅絕營。戰爭結束後,Federenko在美國定居,於1984年12月被引渡到蘇聯。他的審判和處決於1986年7月宣布。[23]
  3. Josos Kumpf英語Josias Kumpf,一位參加特拉夫尼基豐收節行動的南斯拉夫德意志裔人,於2005年被剝奪美國國籍,並於2009年3月被驅逐到奧地利;但由於奧地利的訴訟時效而逃脫責任。[28]
  4. Samuel Kunz [],原為蘇聯戰俘,在特拉夫尼基接受訓練,因曾在貝烏熱茨擔任警衛而於2010年7月在德國波恩受審。[29]Kunz於2010年11月去世,未能等到審判。[30]
  5. Wasyl Lytwyn,1921年出生;1995年12月被下令驅逐出境,遣返至烏克蘭。
  6. Ivan Mandycz,1920年出生;1955年來到美國。於2005年被下令驅逐出境,終因年事已高未被驅逐。2017年去世。
  7. Ivan Ivanovych Marchenko英語Ivan Marchenko [],前紅軍戰士,由海烏姆的戰俘營被帶到特拉夫尼基,後來擔任盧布林隔都和特雷布林卡的警衛。一同擔任警衛的還有負責強迫猶太人進入毒氣室的Nikolay Shalayev. Marchenko負責在接到「打開水閘」的命令時啟動毒氣機。他被猶太人稱為「恐怖伊凡」(Ivan Grozny),因其在殺戮過程中表現出特別的野蠻行徑。1943年,他被轉移到的里雅斯特,並於1944年逃往南斯拉夫。Marchenko從未受審,下落不明。[4]
  8. Jakiw Palij英語Jakiw Palij是一名志願助手警衛,他因在「移民美國簽證申請中作出重大失實陳述」而被剝奪了美國公民身份[31][32]於2018年8月21日被驅逐出美國,時年95歲。
  9. Jakob Reimer英語Jakob Reimer,又名Jack Reimer,1944於特拉夫尼基集中營任志願助手警衛。2002年被剝奪國籍;被下令從美國驅逐到德國,未及驅逐便於2005年去世。[33][34]
  10. Vladas Zajančkauskas英語Vladas Zajančkauskas,一名按部署參加摧毀華沙隔都的志願幫手射手;95歲時(2005年)他的美國國籍被剝奪。[35]他死於2013年。

註解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