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愛金生Justin Brooks Atkinson,即賈斯汀·布魯克斯·阿特金森,1894年11月28日—1984年1月14日)美國馬薩諸塞州梅爾羅斯人,美國戲劇評論家,自1925年至1960年曾為《紐約時報》工作,在其訃文中,紐約時報稱他是「他那個時代最重要的評論家。」

生平

愛金生出生在梅爾羅斯 。幼時他便出版了自己的報紙(利用活字印刷),並計劃從事新聞工作。1917年他畢業於哈佛大學 ,此後他在斯普林菲爾德每日新聞英語The Springfield Daily News波士頓晚報英語Boston Evening Transcript任戲劇評論家助理。1922年,他成為《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編輯,並在1925年成為戲劇評論家。

愛金生很快便獲得了聲譽,這是由於其對新戲劇的評論——例如他是尤金·奧尼爾的首位重要推崇者 ,由於他對所有戲劇種類包括外百老匯演出皆感興趣,更由於他的機智。1928年,他就新戲《頭版英語The Front Page》稱 ,「No one who has ground his heels in the grime of a police headquarters press room will complain that this argot misrepresents the gentlemen of the press.(沒有人會在踩到警察總部新聞發布室的污垢後抱怨新聞界的先生們受到了這一暗號的誤導)」愛金生隱示警方擊敗了波士頓晚報。

他寫的評論足以使一個新舞台劇獲得成功或面臨失敗。例如,他在1940年對勞倫斯·萊利的《重回訂婚》(Return Engagement)的惡評導致該喜劇僅演八場後就停止演出,儘管萊利此前的喜劇《個人形象》(Personal Appearance)已在百老匯持續演出超過500場。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後,愛金生試圖加入海軍服役 ,但遭到拒絕。他要求到戰爭前線參加報導,《紐約時報》乃將其派到中國抗日前線擔任戰爭通訊員,報導抗日戰爭,直到1945年。他隨美軍觀察組延安訪問了毛澤東,並被毛澤東的魅力迷住了,在寫作中傾向中共的運動,反對國民政府的蔣介石,在後者那裡他看到了反動和腐敗。訪問延安後,他寫道,中共的政治制度最好被描述為「土地或者農民的民主的黨,或者是一個農業勞動者的黨。」 [1][2]愛金生認為中國共產黨只是名字是共產黨,但比極權主義更民主。《紐約時報》將其文章加上了熱情洋溢的標題「延安,中國的仙境城市(Yenan, a Chinese Wonderland City)」。[1][2]

戰爭結束後,愛金生僅在紐約短暫停留,便被送往莫斯科任新聞通訊員。他作為紐約時報駐莫斯科記者的工作為他贏得了1947年的普利策獎

從蘇聯返回美國後,他被重新分配到戲劇舞台上,此後他一直工作到1960年退休。外百老匯1950年代變為主要戲劇力量也被歸功於他。此外他也對許多戲劇界重要人物的職業生涯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力。戴維·梅里克在臭名昭著的惡搞廣告《地鐵是用來睡覺的》(Subways Are For Sleeping)中雇了七個和愛金生名字相同的普通紐約人扮演著名戲劇評論家熱捧他的音樂,該廣告不得不等到愛金生退休之後才推出,因為梅里克實在找不到其他擁有合適名字的人來惡搞。紐約城只有一個愛金生。

愛金生1960年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研究員。[3]他一度於1965年走出退休生活,撰寫了一篇對《拉曼恰男人》(Man of La Mancha)的正面評論,他的評論被印在該劇最早的紀念特刊的第一頁。

Remove ads

紀念

1960年,紐約的曼斯菲爾德劇院更名為愛金生劇院

參考文獻

Remove ads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